从高调的入驻,到成功帮助小康实现股价的六倍增长,再到被架空,最后免职、明升暗降,余海坤在这一趟“旅程”只花了不到十个月的时间。从去年11月加入小康股份任职CEO一职,到今年传出被架空,“升职”董事长助理和经管会委员,是作为CEO的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还是小康股份对他的成绩并不满意? 白干?余海坤的答卷小康表示不满意 2020年11月17日,原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副总裁、汽车行业分析师余海坤在微信朋友圈以一篇“小作文”官宣离职,加入小康股份。彼时的小康股份还是一个股价在10元/股左右,公司市值在150亿左右的公司。在余海坤任职的这半年时间里,小康股份捷报连连,股价飙升至65元/股左右,整体市值也开始逼近900亿,这就不免让人想起了他在入职时外界的猜测:他的加入主要是为了让小康股份在资本市场能够有更好的运作。 但对此,余海坤予以了反驳,在此前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在加入中信建投之前,他曾在比亚迪等汽车公司工作,有丰富的汽车行业经验。的确如此,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在2017年履职中信建投前,余海坤不仅担任过汽车品牌销售总监一职,负责整个品牌在北方的业务,还在某汽车电商负责全国线下渠道开发与品牌推广活动工作,并有汽车后市场2年的创业经历,投资与研究领域涉及车联网CRM、汽车金融、新能源电池材料、充电桩与O2O汽车服务等。 尽管并不缺乏汽车行业的从业经验,但余海坤的反驳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信度。他的汽车行业履历转变的时间节点是在2017年,之后便开始了金融行业的工作。但在2017年后,汽车行业开始了坐火箭般的变化,产业变革接踵而至,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等等全新的模式和玩法不断冲击着这个百年传统制造企业,新势力车企的实力也不再只是纸上谈兵,对传统燃油开始了炮火连天的攻城略地,行业有了百年未有之动荡。 虽然备受质疑,但余海坤在去年11月加入小康股份后,确实也算的上称职,为其不断的东奔西走,出席活动。在赛力斯的诸多动作中都经常看到余海坤的身影,在今年一月份的时候,他还为赛力斯的发布会站台,解释增程式的诸多好处,以及为赛力斯SF5自由远征版车型摇旗呐喊。 而他除了在产品上为赛力斯助威以外,更重要的工作室将赛力斯和华为的捆绑作用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在发布会上,他也代表小康股份阐述了和华为的合作,“我们在座舱和自动驾驶、三电都有非常多的交流和沟通,双方都有往来,我本人去华为总部多次。智能座舱的产品都会搭载在后面的车型上,我们努力成为第一个搭载鸿蒙系统的车企。因为赛力斯的生产、研发等落地方面能力是比较强的,双方配合起来也是比较好的,两家对技术诚信式的研发还是有共同的语言。”而这份合作正是小康股份市值开始飞速飙升的起点? 在得到华为的“庇护”、股价飙升数倍之后,小康股份免职余海坤CEO职务的消息开始陆续传出,甚至内部人员称此前余海坤带去的负责公关的团队已经开始由赛力斯CMO张正源接管,余海坤彻底没了实权。余海坤用大半年时间让小康股份荷包鼓了起来,但为何拥有如此丰功伟绩的他却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道不同,则谋不长久 作为依靠华为市值大涨的小康股份来说,自身对于股价的涨幅并没有太大的主动权。在今年6月28日的一个论坛上,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Marketing与销售服务部总裁迟林春重申华为“绝不造车”,并对原因进行了详细解释。于是华为汽车概念股迅速大跌,其中小康股份便是之一,从6月29日起,小康股份股价连续4个交易日大跌,从74.99元/股跌至62.13元/股,7月至今,小康股份股价总体保持缓步下跌态势。 除了市值的被动,小康股份在产能方面也也有较大的危机。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官宣入驻华为智选之后,不仅小康股份的股价得到了利好的刺激,赛力斯车型的订单也不断传出了好消息。据官方报道称,在官宣后两天,赛力斯SF5的订单便突破了2000辆,一周内边突破了6000辆,捷报频频。 而订单量的利好却在销量端出现了偏差,根据中汽数据终端零售数据显示,今年6月金康赛力斯销量仅455辆,7月为507辆。这其中除了芯片等因素的影响以外,小康股份自身的产能和技术的更新也是影响订单量和实际销量出入较大的原因。 作为早年间从民营企业转向汽车行业创业造车的代表之一,张兴海对股价的虚高或许并不感兴趣,尽管余海坤顺利的让小康股份成为了汽车市场的一匹“黑马”,但作为CEO,余海坤手下销量并不出众的小康股份仍旧无法获得董事长张兴海的青睐,于是其惨遭罢免,并传出消息该职位将由张兴海本人接任。 逐渐回归指令第一线的张兴海首先下手的就是小康股份急需改变的产能方面。在7月下旬左右,重庆日报报道了目前小康股份的最新动向,消息称小康股份正布局实施小康智能网联汽车青凤项目、金康动力新能源大学城项目和赛力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将通过核心技术引领,放大高端产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不低于50万辆的产能,成为“千亿级”整车企业。 按照小康股份的公告来看,目前其年产能大致是在15万辆左右,在实现多班倒的情况下,产能能够达到20万辆,但就目前的销量情况来看,这个数字远远没有达到,这或许是企业并没有一味的追求数量的提升,也或许是因为工厂在优化先进生产线上需要的时间磨合,亦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原因,这些都是余海坤留给张兴海的问题。 没有了金融圈的翻云覆雨,小康股份接下来要做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这也是它的初心。在经过余海坤的一番闹腾之后,小康股份在汽车行业除了股价和市值的上涨,在本职工作上并没有取得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这或许就是他遭到罢免的原因之一。而目前拥有华为技术和声望加持的小康股份和之前相比,实力确实强劲了不少,但就实际成果来看,与目前的市值和股价依旧不匹配,未来还有更长的路需要走。 本文来自:新能源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