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合资品牌深陷新能源大败局,一招就能破局,但它们都不愿意 ... ...

绿色电动能(稿源) 2022-5-4 17:19 No.1441

随着国内油价持续高位运行,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被动”迎来了提前火热,在过去的3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依然火爆,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涨价前夕,很多消费者“压线”购车,为国内新能源汽车贡献了不小的销量数据。


3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44.5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同比大增137.6%,而伴随着销量火热,3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来到了28.2%的高位水平,整体市场表现强势。


但是如果将市场细分化,其中还是有很大差异,具体表现在,3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46%;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2%;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4.3%。可以说当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向前“狂奔”的时候,合资品牌已经明显“掉队”了。


当然这样的数据也展现在销量排名层面,乘联会给出了2022年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排行榜,销量排行榜显示,在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前15位的厂商中,只有两家大众的合资品牌,而且排名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除了这两家之外,其他的厂商全是自主品牌厂商和特斯拉这样的独资厂商。总体来说,从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对比来看,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这一块,至少当前是彻底碾压了合资品牌。


现在的状况,其实和燃油车时代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合资品牌兴盛的那段时间,或者说直到当前,很多消费者购买燃油车产品,选择合资品牌车型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消费者对于国产新能源汽车似乎非常热衷,对合资品牌新能源车产品反倒是不屑一顾,这一点从销量数据上完全可以体现出来。是什么样的缘故,让合资品牌在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遭遇了“冰火两重天”?


在我们看来,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时期的汽车核心技术,已经分散化了,怎么说呢?就是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各个厂商实现新能源汽车运行的方式并不单一,比如同样是既可以用油,也可以用电,就用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电动两种,插电式混动技术,各个厂家的思路又不尽相同,但是造出的产品,都能实现有电时用电,没电时用油的目的。


而类似这样的技术,分别掌握在不同的厂商手里!在燃油车时代,合资品牌占有了大量的燃油车核心技术,技术上的垄断性和相对优势,是合资品牌产生品牌优势和价格优势的核心,但是这种技术上的优势,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已经不掌握在合资品牌手里了,而是分散到大量的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手里。


在核心技术不掌握在合资品牌手里的时候,其实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就丧失了品牌优势,再加上国产车在智能化这一块比合资品牌更加激进,导致对比之下,合资品牌变成了要核心技术没核心技术,要智能化没智能化,和燃油车时代,正好掉了个个。


而技术地位的变化,并没有引起合资品牌们的关注,我们看到虽然很多合资品牌厂商都在推出新能源汽车,这些新能源汽车相比于同等级别的国产电动车或者特斯拉电动车,续航里程短、百公里加速时间长,但是价格却要高出很多。


比如丰田之前推出的


C-HR(参数|图片) EV,一款续航只有400公里,车长仅为4405mm的小型纯电SUV车型,售价高达22.58万元—24.98万元,而且这款车还是一款典型的“油改电”车型。


而比亚迪旗下的


宋PLUS EV(参数|图片)车型,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505公里,车长达到了4705mm,售价也才18.08万—19.78万元,关键是,这款车型是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平台产物,对比之下,就显得C-HR EV性价比非常之低,而这样的情况,在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中,比比皆是。


合资品牌们不愿意放弃在国内汽车市场的“既得利益”,也就是比自主品牌和国产车高一头的定位,导致在技术已经没有优势的情况下,而在坚持比较高的价格,这对于合资品牌来说,长此以往,一定会断送了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前程”,这样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了。


在我们看来,其实合资品牌想要在新能源汽车有所建树,只需要降价就可以了,如果大众、丰田等合资品牌将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降到和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同级别车型差不多的价格,其实机会还是很大,但是已经习惯了高高在上的合资品牌,尤其是优势合资品牌,显然并不愿意这么干。


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当下燃油车虽然仍是国内车市的主力,而这一块又是合资品牌的“大主场”,但是新能源汽车已经是趋势了,如果合资品牌依然不能放下身段,继续高价位的操作,那么等到自主品牌和特斯拉将市场“坑位”占满的时候,合资品牌想要回过头来抢占市场,恐怕就晚了。



本文来源【酷车环球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