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全球缺芯,新能源车为何不缺?

电动车资讯(稿源) 2022-5-3 22:27 No.1452

从2020年初开始,汽车行业缺芯情况就开始出现,甚至愈演愈烈,导致众多不寻常事件的发生。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芯片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车市也一反常态,出现了诸如热销车型紧缺、终端优惠收缩、新车交付延迟和豪华品牌高价回收二手车等情况。更多非刚需购车消费者转为观望状态,“金九银十”销售旺季不再。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8.2万辆,同比下降17.3%;其中,9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3.4万辆,同比增长202.1%,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是的,即使新能源车销量暴涨,也不能有效带动整体汽车市场的上涨。


这里有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全球车企都面临着缺芯的大环境下,新能源车销量好像不受影响似的。难道传统车企会缺芯,新能源车企就不缺吗?这个缺芯的现象,外资车企要比自主品牌车企更严重,这又是为什么?


燃油VS新能源,谁更缺芯?


芯片至于汽车产业来说有多重要?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9日,全球范围内因芯片短缺导致的汽车减产已达585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减产数量达到了112.2万辆。假如影响不是如此之大,人们也从不会意识到汽车芯片竟然如此重要。


芯片对于汽车产品来说,其重要性等同于人类大脑般的存在,主导着汽车的各个设备与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有负责算力和处理如发动机MCU,有负责功率转换如IGBT,还有用于各种雷达等传感类芯片。


随着汽车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小到一个摄像头、大到ECU控制器,都离不开各式各样芯片的共同加持。不夸张地说,汽车的智能化就是芯片的智能化。也就是说,智能化程度更高的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产品,其需要的芯片数量相对来说要更多。


据长安


欧尚(参数|图片)工程师介绍,一般传统燃油车的芯片数量大约在500-600个左右;新能源车、配备了自动驾驶等更高阶技术的车型,芯片数量可以达到1000-1200个左右,而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长当中。相对而言,新能源车的芯片需求量会更大。


双积分策略,更偏向新能源


既然新能源车的芯片需求量更大,在缺芯的大环境下,为何它的产量似乎不受影响?钟叔驾道从长安欧尚工程师口中得知,这个主要跟各个厂商的芯片的分货策略有关系。可别忘了,新能源车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大力推动。


而双积分政策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有力促进了行业技术创新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推广。日渐完善的积分交易机制,更进一步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走向成熟。同时,它也是一个“紧箍咒”,让车企不得不迅速转型新能源。


据统计,在正负积分抵消之后,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净正积分328万分,平均燃料消耗量净负积分666万分,乘用车市场仍然存在负338万分的“双积分”缺口。而国内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价格也水涨船高,从2019年的800-1200元/分提升至如今的2000+元/分。


不难看出,“双积分”既是车企生存的法则,也是一个有形的资产。生产一辆续航达标的纯电动车能获得的积分最高,车企自然会更偏向于优先考虑新能源车的排产,芯片分货的天平自然也会向新能源车倾斜。


所以说,并不是新能源车不缺芯,只不过是厂商的分货策略有所偏重罢了。


市场局限,自主渠道相对更多


至于外资车企缺芯的程度为什么比自主品牌要严重,和它们的体量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像大众、丰田、本田和日产等跨国巨头,全球每年的销量都是百万辆级别,更大的体量意味着转身的难度也更高。


自主品牌车企主战场主要是中国市场,一百多万的年销量已经是天花板,芯片供应相对要充足一些。而跨国车企面对的是全球市场,各个国家的产业链又不尽相同,缺芯现象自然更严重。


另外,国内车企中的比亚迪、上汽以及不少半导体企业已先后入局车规级芯片领域,通过强化供应链优势,有效化解芯片短缺压力。而像理想汽车等体量更小的新势力,则拥有更强的灵活性,全球各地扫货也是未尝不可的。


此前,理想汽车被曝出以超出正常价格近800倍的价格收购芯片,但随后官方予以否认。不过,据汽车供应链人士表示,部分主机厂和零部件企业在黑市购买芯片的现象的确存在。个别紧缺芯片涨价十来倍左右算是正常的范围区间,但也不排除部分新势力在芯片极为短缺之际,以超出市场价数百倍的价格去入货。


钟述


不难看出,要解决芯片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上下游企业紧密配合、高效协同,采用更多的措施和渠道作为补充,才会达成目标。还是那句老话,“有危才有机”,车企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巩固自身的实力,将更多核心技术实现自研自产,应该是所有品牌的共识。



本文来源【钟叔驾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