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智能化才是未来车载显示屏的核心

电动车资讯(稿源) 2022-5-1 16:23 No.1350

“新四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汽车行业正经历着自诞生以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了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的新阶段。汽车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演变成为移动出行的空间,更是温馨、智能的第二起居室。它承载了更多的关于对未来的猜想。未来的车载显示将会更清晰,更智能,而不仅仅是更大。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大环境下,若一款新车没有搭载集5G车联网、自动驾驶、智能语音控制、人脸ID等于一身的智能座舱,便会落后于这个时代。但换句话说,谁能够在智能座舱领域实现颠覆式创新,谁就更有机会成为在新“新四化”革命的下一个“胜利者”。


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全球技术会议上,消费电子展上展出了一款汽车显示屏,很多人对这种大尺寸的显示屏表示惊叹,该显示屏的尺寸达到了48英寸,byton的负责人宣称,这不是科幻电影道具。


byton的汽车预计到年底制造出来,其中超大显示屏由京东方科技集团提供,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由于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对汽车传统工业的不断冲击,超大显示屏和车内显示屏不断增加将会是汽车界不可否认的趋势。


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母公司戴姆勒(Daimler AG)首席设计官戈登瓦格纳(Gorden Wagener)说:“屏幕是通往数字世界的窗口,屏幕是新的马力。”


除了中央控制台以外,像驾驶控制装置的仪表板和后座娱乐显示屏的尺寸也在不断增大,不仅如此,汽车制造商正在增加一个后视镜显示屏来投射来自后置摄像头的图像,而“抬头显示”投影图像漂浮在挡风玻璃上以向驾驶员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则是一个爆炸性的市场。


根据IHS Markit的数据,2018年车辆中心显示屏的全球平均尺寸为7.7英寸,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到8.4英寸。


当特斯拉公司在2012年推出17英寸液晶显示屏的车型的时候,很多人对于这种大尺寸的显示屏显然是不敢接受的,然而事实证明,特斯拉的影响不只如此。


特斯拉推出了搭载 17 英寸大屏的


Model S(参数|图片),引领了汽车座舱的发展方向;2014年奔驰推出了双联屏的 S 级轿车,成为了首款搭载一芯多屏的车型。汽车座舱的交互形式逐渐从物理按键转向完全的触控甚至语音交互;中控大屏、液晶仪表盘、流媒体后视镜、HUD 抬头显示等组件丰富了汽车座舱的功能性和娱乐性。同时,FOTA 技术的出现为车端软件的线上升级提供了渠道,并为座舱硬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屏化、多屏化、集成化成为了汽车座舱的主旋律,屏幕也成为了智能座舱布局的核心。


得益于这种影响,很多汽车制造在完全融合苹果或谷歌以获得最佳体验的同时,却给用户带来了笨重的体验,所制造的屏幕超大,但是没有任何实际好处。


因此,车载显示不仅局限在屏幕的本身,也依靠着源于驱动内容的后端技术,更大的屏幕可以通过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来增强车辆的安全性,驾驶员不再需要在小屏幕上杂乱的选择中挣扎,驾驶分心也会随之下降。所以随着汽车工业向更加智能更加自动化车辆的发展,车辆关键的部件(例如数字显示器屏)的功能安全性将是必不可少的,车辆行驶的一切安全信息也将越来越依靠车载显示屏,因此未来更加可靠,高性能的显示应用设计将是驾驶员,乘客和行人追求安全的未来趋势。


车载显示屏的三大发展趋势


■车载显示屏将会越来越大


就像电视屏幕一样,汽车内部的显示屏将会越来越大,分析师预计>8英寸显示器市场将实现强劲增长,12.3英寸显示器将为全数字仪表板带来更多牵引力,到2023年,一个37英寸的车载屏幕可能是常见的景象,在未来几年,4k和将来的8k分辨率将成为常态,未来的汽车显示器将具有局部调光灯功能,可提高对比度,使色彩更加清晰逼真。


■车载显示屏数量将会越来越多


黑屏将是真正的黑色,使仪表组更容易阅读,汽车内部还会有更多显示器; 实际上,我们已经可以在车辆中统计多达10个显示器:仪表板,中央信息显示器(CID)(1-2),智能后视镜,侧镜更换(2),抬头显示器(HUD) ),后座安装在头部支撑(2)上,后座安装在车顶上。


■后视镜将会被车在显示屏所替代


IHS Markit的分析强调了汽车中显示技术的注入,并指出相机和显示器越来越被认为是传统后视镜的可行替代品,汽车高速行进过程中,为了抵抗车身本身带来的风阻,可能会消耗50%以上的燃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后视镜就是产生风阻的原因之一。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燃油消耗,汽车的外观设计都必须要考虑汽车的空气动力学,尽可能减少汽车在行进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风阻。除了从车头、导流罩等方面考虑之外,汽车,尤其是大型卡车的巨大的后视镜,也是汽车厂商需要解决的问题。空气动力学改进和增强的可视性是新兴后视镜更换应用背后的主要原因。


车载显示屏产业链


车载显示器产业上游主要为玻璃基板、偏光片、背光模组等零部件供应商,中游为面板制造商,下游则是汽车制造企业和车载智慧屏方案提供商。


车载显示屏产业链


显示品类拓展:HUD市场迎拐点,国内供应商扩份额


显示品类


HUD(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又被称作平视显示系统,可以帮助驾驶员在不低头的情况下同时兼顾路况、仪表盘、导航等重要信息。HUD 既可以将信息投射在部分挡风玻璃上,也可以投射在驾驶员和挡风玻璃之间的透明表面上。


当前HUD主要可分为C-HUD、W-HUD和AR-HUD三类。


·C-HUD(Combiner HUD,组合式抬头显示)被安装在透明玻璃上,光学图像经过三次折射反射到小块玻璃上,在离驾驶员视线1.8-2.5米的位置形成一个虚像,显示不同信息。一般出现在后装市场,多为车主在购置汽车后自行加装。优点是安装便利及价格较低;缺点是成像区域小、显示内容有限,且在车辆碰撞时可能会对车内人员产生二次伤害,存在安全隐患。


·W-HUD(windshield HUD,挡风玻璃抬头显示)使用汽车前挡风玻璃作为投影介质来反射成像,相比C-HUD可支持更大的成像区域和更远的投影距离。W-HUD光学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目前主要应用在中高端车型前装市场中,但正逐渐向中低端车型加速渗透。


·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可以与导航融合,结合实际的路况场景进行显示,相比W-HUD更加生动逼真。AR-HUD将挡风玻璃信息显示与ADAS功能深度结合,但成本高、对软件能力有要求,当前仍处于量产初期阶段。随着AR技术的趋渐成熟以及ADAS的不断普及,我们认为AR-HUD将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中扮演日臻重要的角色。


HUD分类示意图


汽车功能安全要求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于制动和转向等汽车系统,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车载显示屏将承载着更加关键的信息,如车辆速度和盲点视图,因此未来车载显示屏发展的重中之重将会是满足功能的安全性。


国内显示厂商的时代已经到来。企业战略层面,国内厂商如中星卡为显示屏制造企业可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在LCD领域迅速赶超日韩,逐渐建立龙头地位。同时与下游自主车厂达成合作,服务并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壮大实力以投资于


Mini(参数|图片)/Micro LED的研发和应用。能够满足乘车人切实的需求,落实落地的消费升级和制造业高端化布局。待技术成熟后,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享受显示智能化时代的发展红利。



本文来源【亚洲新能源汽车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