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落户北京!小米汽车年产能将达30万辆,2024年量产下线

新能源家族(稿源) 2022-2-4 11:49 No.1233

要说跨界造车,很多企业都有相关的信息,但是事情发生这么久了,哪些曾经嚷嚷着要造车的企业大多都转移目标,变成了汽车零件供应商。要说谁是玩真格的来造车,小米当之无愧了。


11月27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正式签订合作协议,正式宣布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在北京郊区建设其首个电动汽车工厂。据悉,小米汽车将在北京经开区分两期建设累计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2024年首车将在北京经开区下线并实现量产。


小米为什么落户北京?


要说起小米建厂这个问题,早期也是掀起了很大的风浪的。在今年4月初,西安市投资合作局就称要持续紧密对接“小米造车”项目。进入6月后,小米官网发布了上百条汽车行业相关岗位的招聘信息,工作地点包括北京海淀区和上海徐汇区。因此,有媒体推测,小米的整车研发设计将落户上海。


反正众说纷纭,到现在才真正的落实下来。不管是小米汽车业务的总部,还是研发中心都最终都落户于北京亦庄。


而吸引小米最终落户北京亦庄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政策方面的因素。


在北京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高端产业片区亦庄组团首批产业政策》中明确提到:为“打造新能源及高端汽车产业发展核心承载地”,针对不同的条件设定了最低3000万元、最高1亿元的资金支持政策。


比如:鼓励国内外新能源智能汽车整车厂商落户开发区,对于带动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可给予龙头企业最高1亿元创新资金支持。


鼓励自动驾驶技术研发达到L4级别以上有条件规模化生产,鼓励经国家部委、专业机构认证达到量产条件的燃料电池、车载通讯、计算、感知芯片等新型研发技术完成成果转化。对完成首批成果转化的企业,根据成果转化效果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支持,最高3000万元。


除了资金方面的支持,北京还在亦庄建设了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在政策先行区内有四项特色政策,给到了企业充足的空间:


一是允许企业开展基于收费的商业运营服务,鼓励经过充分验证的智能网联汽车在政策先行区率先开展试运行及商业运营服务。


二是允许无人配送车获取路权上路运营。政策先行区将制定无人配送车产品应用标准和管理办法,主动培育面向未来的“无人经济”新产品、新业态。


三是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异地测试结果互认。


四是开放自动驾驶汽车高速测试。


另外,北京经开区已布局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等整车企业,带动形成较为完善的高端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这些对于没有造车经验的小米汽车来说诱惑极大,为小米造车提供了便利的生产环境,缩短了小米造车的时间。


准备充足的小米汽车


虽说三年之内就达到量产车型下线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像东风岚图就只用了一年时间,但是对于没有任何造车经验的小米来说还是略显仓促了些。对于汽车制造、人才、技术等诸多因素大家都比较担心。


不过,作为小米的操盘手的雷军也并不是吃素的。早在小米开始宣布造车后,雷军就已经开始行动了。先后拜访了长安、上汽、东风、广汽、上汽通用五菱、长城等多家车企,还现身了博世和宁德时代的总部,对汽车产业来了个深度了解。


入局之后的小米并没有闲着,先后投资布局了一大批智能汽车领域的企业,截至 9 月底,这个名单已经高达 62 家,其中智能驾驶布局 17 家,智能电动布局 13 家,智能座舱布局 6 家。包括纵目科技、禾赛科技、黑芝麻等公司,分别涉及了ADS/ADAS(域)控制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激光雷达、AI芯片等方面。


关于人才方面,早在7月初,小米官网就开始发布传统汽车制造和自动驾驶岗位的各类人才招聘信息。尤其是自动驾驶的人才招聘,岗位涉及数据平台、车载基础架构、毫米波算法、前端平台开发等与自动驾驶有关的岗位,8月底时,小米就已收到超过2万份简历。


在今年9月1日,小米集团公布了造车团队的17个核心人员,其中包含了宝马iX的外形师李田原,不出意外的话,小米汽车的首款车就将会由他操刀设计。目前小米汽车团队的人员规模已经超过了500人。待建厂完毕之后,这个人数肯定还要上涨。


所有的一切,小米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


结语:在宣布造车之后小米的动作并不能算快。不过,跨界造车里面很少有将研发和生产一把抓的企业。从宣布到建厂,也不过短短8个月,这样的速度已经算得上是了不起了。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