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十堰,下同)虽然资源充足,物产丰富,但因山路险阻交通不便,古代郧阳的山民多务农,不善工贾,其往来而贾者多为外地人,其中以陕西来经商的人最多,百数十家,缘山傍溪,列屋为肆,称为“客民”。其交易方式均以物易物。手工业者也多数来自外地,主要是制陶瓦、到竹,伐木等。 到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四川、河南、江西、山西、陕西、湖南等省、及本省的武昌、黄州之工匠、商人不断来到郧阳。他们贩进盐、糖、布等日用品、贩出桐油、生漆、茶叶、烟草等土特产品、贸易往来日趋兴盛。各县的集市贸易也日益增多。外地的商人经常进出郧阳,为了商务的方便,他们以自己的籍属组建了会馆,如郧县西关内的“山陝会馆”、“江西会馆”,竹溪、竹山县内的“黄州馆”、“湖南馆”、“河南馆等。这些会馆为本籍商人提供食宿、交流信息,办理商务交涉等事宜。 清末民初,郧阳各县的商业日益繁荣,县城内店铺林立,商旅往来频繁,经营的行业有百货、中药、烟草、山货等。各县的土特产品主要销往老河口、襄樊、汉口、上海、陕西、四川等地。输出商品有木耳、生漆、药材、茶叶、桐油。输入的商品有细布、火柴、煤油、食盐、西药等。同时各县都出现了一些资金雄厚的大商号,如竹溪县的恒盛大、宜兴恒;均县的德大仁;房县的毛恒胜、夏衡美等人。这些商号不仅开店经营零售和批发,还兼做行商,他们在上海、汉口、襄樊等地都设有驻栈办事处,专门负责出入商品的调运和经销。清末民初市场流通的货币以制钱为主,每一串制钱重七、八斤,为了携带方便和安全,德大仁商号发行的“花票”(纸币),在鄂西北各地都能流通。 清末民初,由于交通闭塞,各县城乡只有铁、木、竹器等小型手工业作坊。1924年左右织机、脚踏缝纫机、石印机、压面机等简易的机具,开始进入郧阳山区,促进了手工业生的发展。 1927年前后,由于军阀混战、造成了通货膨胀,市场凋敝,政府的苛捐杂税繁多,全国性的商业不景气袭击郧阳,导致商户倒闭,市萧条。 1931年5月,红三军在贺龙同志领导下,来到郧阳创建了革命根据地,在房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红军发出布告,废除地主豪绅和军阀政府向人民摊派的一切苛捐杂税,苏维埃政府只按累进的原则征收公费。为了促进苏区的物资交流,尽可能地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红军的供给和战争的需要,苏维埃政府设立了经济机构,民主选举了经济委员,负责各级政府的经济工作。帮助农民发展农副业生产,设立了消费合作社,开办了商店。为了统一币制,加强苏区金融管理,在房县西街设立了鄂北农民银行开展了储蓄和信贷业务,发行了纸币和银5,活跃了城乡物资交流,促进了郧阳山区的经济发展。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汉白公路通车;加之日本侵占了华中商业中心一武汉,当时在汉的巨商一部分向鄂西北转移,原武汉颐中烟草公司和美孚石油公司,都在鄂西北寻找市场。郧阳的商业又呈现了繁荣景象。地处鄂西北边陲的竹溪县商户发展到605家。房县的协昌商号还代颐中、美孚两大公司代销商品,牟取厚利,成为资金雄厚的大商号。 解放前的商户基本上是私人资本。有行商、坐商、摊贩、经济牙行等。其经营方式是供求、购销均由店主自行确定,有租赁他人门面自行开店经营;也有前店后厂;也有挑担走乡串户经营。较大商户均多为地主,小商户多为手工业者和农民。乡村中的亦农亦商户,一般在交通方便,人口密集、集贸市场上销售商品。 这些商户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为了获得较大的利润,也非常讲究服务态度和商品质量。流行“货真价实,买卖公平”,“和气客自来,冷淡客不买”,“生意不成仁义在”,“称平斗满尺码足”等经商谚语,反映了私营商业的从商经验和生财之道。 1947年至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大量发行“金元券”,导致货币贬值,物价暴涨,市场萧条,商户倒闭,郧阳商业经济再次陷入困境,直到解放后,郧阳的经济才重新得到振兴和繁荣。#十堰头条##历史头条# 请朋友加关注,随时了解更多内容,谢谢! 文章来源【秦楚刊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