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3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在北京怀柔举行2021年年度会议。特来电安全总监尹玉鹏此间作了题为《基于充电网的动力电池防护与预警》的演讲。《新华电动网》根据演讲内容进行了整理,供业界朋友参考。 以下为特来电安全总监尹玉鹏演讲内容整理(有删减)。早在2019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工信部领导就指出:安全是事关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第一要务,全行业产业链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建立全面的安全保障体系,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 起火事故对充电运营的影响可想而知。 1、事故造成的场地周边设施烧损需赔偿,事故造成的商场经营损失需补偿。 2、电动汽车事故容易引起舆论热点,充电站设备很难隐藏,对企业的品牌影响巨大。 3、充电站内发生的人员伤亡事故,充电站负有相应管理责任,损失方会向充电站索赔。 4、事故调查往往要求封闭现场,消防出具认定结果的期限是30天,封站期间无法运营。 5、充电站高度依赖用户使用习惯,当因事故场站下线1-2个月时,用户到其他场站充电已经形成了新的行为习惯。 6、事故发生后,场地方看到了事故的风险,要求无限期停运或拆除电站,尤其是地下车库和油气站。 7、油气站周边电站发生事故,往往会迎来安全主管部门的严查和行政处罚。 根据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的报告: 1、充电过程和充满电后的静置状态是着火事故的主要部分,多发在高SOC状态。 2、只有充电过程最适宜进行电池安全监测(静置阶段数据无变化,行驶阶段工况复杂,不利于变量分析)。 可见,充电平台进行电池安全监控在技术上可行的,且具有优势。 所以,充电运营商有必要、也有能力做好防护预警技术,减少烧车事故发生。特来电自2015年发布CMS主动防护技术,2019年发布基于充电网的两层防护技术,目前已实现了充电平台上车辆安全评分及分级,对风险进行分类分级管控。 特来电“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 ,是指在充电网上设置了设备防护层+数据防护层的安全防护技术,简称“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分别涵盖了“两侧、双轴、19个模型、27个维度”。 只要在特来电充电网上充电,都会进行19个模型,27个维度的安全检测,好比体检,每次充电过程也是一次安全“体检”过程,要通过“19个科室”的诊断,让车辆在充电过程中时刻“联网、在线”接受特来电两层安全防护体系的保护。这个体检就像给我们配备了家庭医生,可以保障我们车辆电池更健康更长寿。 动力电池分多种类别,不同电池类型的工况不同,同类电池不同电池厂家设计也不同,如何通过一种技术识别千百种电池的故障? 一是,找不同。特来电充电网利用其强大的大数据技术,将待检测车辆与其在同地区的同车型车辆进行对比,当待检测车辆严重偏离了其“家族成员”时,该车辆将被定义为“异类”,即不安全车辆。 二是、看趋势。利用大数据技术,不只是和同区域同车型车辆进行对比,也可看待检测车辆历史数据与自己对比,当电池某项指标趋势突然变化时,可能已经出现问题了。 三是,做保护。对充电网平台上的车辆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2019年面向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网两层防护技术鉴定结论:充电网“两层防护”减少烧车65%! 1、世界首次通过充电网实现对动力电池的冗余安全防护。 2、防护范围在空间轴从BMS 扩展到充电侧、能源侧、用户侧。 3、在时间轴上贯通车辆的历史充电数据、同期打通全国同类型车数据。 4、构建了多角度、多维度、系统化的电动汽车充电安全模型。 5、建立规模最大动力电池充电过程数据库,大数据自学习和模型持续进化。 6、使得充电过程对汽车安全隐患,做到可监视、可预警、可控制、可追溯。 2020年,特来电对部分车企和公交企业提供两层防护的车辆隐患预警报告。2020年预警车辆11614余辆,月均发送报告240余份,根据车企和公交企业针对预警车辆检修的结果,预警准确率在95%。 充电网电池评估展望1、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评估 梯次电池状态衰退,故障率升高,更应该进行安全评估预警,如何监控? 充电网是伴随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平台,在梯次电池使用过程中依然可以实时在线安全监控。 做好梯次利用电池的溯源系统,可以为梯次利用电池的筛选提供评估依据。 2、电池容量寿命评估 根据大数据计算预估动力电池的容量衰减情况,做好电池退役或维护预警。 线下设备的检测很难达到预期工况,偶然因素导致单次测试不准确,且测试时间长,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在线检测,样本量的增加也提升了准确度。 实时在线查询电池残值评估是目前电动二手车、电池梯次利用和保险市场的迫切需求。 3、对电池研发的反馈 充电平台有车辆的部分电池数据,相比车企平台数据深度不够,但充电平台数据涵盖了行业的所有车型,在数据宽度上有其优势,对各车型的充电策略可以普遍认知。 在对车辆实施预警分析时,发现车型电池的共性异常,可以作为电池研发的反馈,如:电池与电机靠近温度偏高、电池均衡设计问题、BMS程序错误数据异常等。 文章来源【AI出行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