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电动车何时击溃燃油车?10-15万必须成主流,还不能花钱买 ... ...

电动车观察(稿源) 2022-4-24 08:01 No.1397

随着特斯拉、造车新势力、自主品牌在国内电动车市场的表现越来越好,同时能够明显看到,与电动车相关的“三电”技术、智能网联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等技术水平也在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在更新换代,比如之前几年频发的电动车自燃事故,这两年随着电池安全技术的迅速提升,已经非常少了。而且随着特斯拉、造车新势力以及自主品牌电动车在销量上越来越高,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依赖逐步减退,我们看到一个新的现实,那就是电动车已经从之前几年被各种质疑,变成了一种趋势,未来电动车代替燃油车成为汽车的表现形式,已经成为欧不可逆的方向了,当然这和全球范围内各种形式的“碳积分”规则完全向电动车倾斜也是有关系的。


现在,汽车业界对电动车成为未来汽车主要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共识,因为我们看到之前在燃油车领域予取予求,占领绝对市场地位的传统车企,已经纷纷向电动车转型了,包括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品牌。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何时电动车能够成为主流,也就是说,电动车何时能够完成对完成对燃油车的致命一击?


实际上,任何业态的转换,都取决于最广大的消费者何时可以接受并且对相关的产品形成购买力。我们现在看到,国内汽车市场有很多销量有些的电动车,比如6月份特斯拉


Model 3(参数|图片)销量超过2.2万辆,Model Y单月销量超过1.1万辆,蔚来汽车单月销量超过8000辆,理想ONE单月销量接近8000辆,比亚迪汉的月销量也超过了8000辆。但是尽管如此,目前国内电动车的销量占据国内乘用车市场的份额也只有10%—15%之间,距离追击并且超越燃油车还有非常远的距离。


实际上在我们看来,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对于当下很多人而言,电动车仍然是“玩物”,也就是消费达到一定层级,还有其他代步车之后,购买一辆电动车作为尝鲜、体验之用,而不是用作刚需。在2020年前后,国内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就11%左右,所以如今电动车的市场份额达到10%—15%,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的确有一些低端车型获得比较大的市场销量,比如五菱


宏光(参数|图片)MINI EV。那么电动车市场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就陷入两极分化,更有消费能力的车主们选择高端电动车,一些预算不是很足的消费者选择非常低端的车型,而在更应该成为主流的10万—15万元级价格区间,国内电动车的表现就非常一般。


实际上,10—15万才是国内市场最具有消费能力,同时是刚需存在的价格区间。我们看到,从燃油车的销量来看,10—15万元区间的日产


轩逸(参数|图片)、大众


朗逸(参数|图片)、哈弗


H6(参数|图片)、CS75销量表现都是最好的,这就表明,从很大程度上来讲,电动车也要在这一个价格区间布局,才有可能实现对燃油车的最后冲击。


但现在的情况是,很多消费者购买10—15万价格区间的车型当做刚需,也就是日常出行,包括短途长途必须要用到的车!而这个价格区间的电动车,很难满足人们的刚需,因为这个价格区间的消费者,很多人都没有专用的车位用于安装充电桩,而且只有一辆车的情况下,长途和超长途行驶也是不现实的,很多家庭只有一辆车,很多这个价位电动车的车主们都在感叹,真的是花钱买罪受。而且这个价位的电动车,在三电系统、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辅助等层面的表现,也不如那些二三十万的电动车产品,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个价格区间的电动车就很难和这个价位的燃油车一样,成为市场主流,既然成为不了市场主流,那么就无法带动电动车实现对燃油车的彻底颠覆!


所以不管是对于厂商而言,还是整个电动车行业而言,想要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流,就必须要将产品的价格压制到15万以下,当然前提是保有相对较高的产品实力,也就是说至少在核心的产品力层面,基本上要和高端电动车一样,比如说,我们开奥拓和奥迪,尽管价格和级别差了非常多,但是可以同样通过加油跑几百公里。对于电动车来说,10—15万级的电动车同样需要具备可以满足刚需的续航,可以实现和其他智能设备交互的智能网联系统,可能在舒适性等层面存在差距,但是在核心技术层面,不应该存在大的差距,这才是这个价格电动车成为主流的必要条件。


可以说,随着电动车在海内外市场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国内的市场的迅猛发展,电动车的前景一片光明,但是电动车合适能够超越燃油车成为市场主流,恐怕还要等到10—15万的电动车在技术上实现质变,满足人们的刚性需求,或者说基础设施,比如充电桩、换电站遍地开花的时候。或者只有当这个价位区间的电动车真正畅销的时候,电动车才能完成对燃油车的最后致命一击!



本文来源【小李车评李建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