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未来

车网讯(稿源) 2022-2-1 17:24 No.1380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多年的历史变迁中,车的变迁可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时代个性。从原木滚推车,到两轮马车,到四轮马车,再到蒸汽汽车,到时下技术完善的燃油车和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电动车,无一不彰显着每个时代的个性!然而,人类历史进人现代社会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件产品能够像汽车那样,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出行、交往、生活、观念,极大地推动着社会的经济,科技、就业、能源、环境、城市等众多方面的发展。而能源枯竭和环境破坏的难题,也呼吁着我们去开启可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和平相处的新代步工具-新能源汽车。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低碳经济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具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多方面的优点,也代表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新能源汽车是指除使用汽油、柴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做为发动机燃料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遵循市场发展的道路,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协作的不断磨合,逐步提高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工作效率。由于政府积极参与和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带动一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自主研发,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不仅有利于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还能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尝试自助研发新能源汽车。以电动车为例,简单阐述下其发展历程,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见,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 在国家及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下,经过10余年的研究开发和示范运行,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以及充电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等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产业化基础。


2012 年国务院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并提出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5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具体产业化目标,并接连接连出台了以车辆购置补贴政策为主的一系列配套补贴优惠政策,对新能源汽车行业进行全方位扶持,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产业化和规模化方面实现了快速发展,产生了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动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类型,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主推和鼓励政策,极大促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的增长,自2015年以来,无论是销量、增速还是全球市场份额,我国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


其中,2017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57.8万台,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74%。新能源客车销售8.7万台、新能源专用车销售15.2万辆。


截至2017年底,全国充电桩数量达45万个,公共充电桩21万个,同比增长了51%。按172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计算,新能源汽车的车桩比约为3.8:1,充电基础设施依旧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短板。而在动力电池方面,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EV+PHEV)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36.24GWh,相比2016年28GWh的数据,同比增长约29.4%。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特点

政策型市场特点较为突出


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在上海汽车集团考察时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国家最高领导人号召发展新能源汽车以来,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中国七大战略性产业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并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七大战略性产业之一,与“中国制造2025”并驾齐驱。紧接着中央和地方财政在新能源车辆生产成本差价进行双向补贴、在购置税上进行减免、在新能源公交车运营上予以补贴、设置了新能源车辆专门的车牌、在道路通行权予以优先等方面发布了相关发展政策,使得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相对比较健全和系统。正是在多项政策的鼓励引导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呈现井喷式扩张,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螺旋式上升。


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是实践出来的


中国不是汽车强国,必须向汽车强国学习。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汽车强国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技术路线各有不同。美系车企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发展纯电动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日韩系车企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发展混合动力、纯电动和燃料电池汽车;德系车企技术路线主要是发展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汽车。我国产业推动机构和车企通过向日本学习混动技术、向美国学习增程式混合动力技术、向德国学习插电混合动力技术,同时结合我国在燃油汽车高端技术门槛上一直无法超越汽车强国、纯电动汽车技术门槛对大家都是差不多、燃料汽车发达的国家与中国相比也没有先发优势、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比较完整及动力电池产业化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的国情,逐渐形成了以纯电动汽车为突破口,以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追赶目标,同时兼顾燃料电池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发展的产业发展国策,并制定完善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出并发布了总体技术路线图、节能汽车技术路线图、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路线图、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汽车制造技术路线图、汽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图的“1+7”新能源产业发展路线。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总体形势

新能源汽车市场稳步增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7年我国完成新能源汽车的产量是79.4万辆,完成的销量是77.7万辆,产量占比达到了汽车总产量的2.7%,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的首位。2018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上年同期增长111.5%,达到41.2万辆;个人汽车消费市场正在快速的兴起,新能源车的乘用车销量约为35万辆,达到上年同期的2.3倍。


纯电动和插电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在技术方面,纯电动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车辆的技术水平与国际领先产品比较接近。全新的一体化电动底盘、轻量化材料、智能化技术将会在下一代车型上大量应用。插电式乘用车技术水平也与国际产品不相上下,甚至有部分国内汽车企业走出了中国特色的技术路线。


动力电池水平稳步提升


近几年,我国动力电池水平稳步提升,关键材料国产化进程加快。从性能上看,我国的锂电池已经稳定地达到了150Wh/kg;从成本看,电池原材料价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目前系统价格已经到1.2元/Wh;从续航历程上看,乘用车主流车型的续驶里程已经达到300公里以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领先企业的动力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达到了每公斤2瓦时,该指标比2012年提高了2倍。


企业实力明显增强


从动力电池发展的趋势上来看,我国主要的动力电池企业,比亚迪、宁德时代、国轩在注资/合资等方面,逐步向上游产业链延伸。从整车生产能力来看,骨干整车企业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新能源汽车正向开发体系;从研发投入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动力电池的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8%以上,高于行业世界的平均水平。


配套环境日益优化


公共场所、居民小区、单位内部、高速公路等主要场所的充电/加氢网络覆盖率大幅度提升,可以说充电/加氢网络正在稳步推进。截止到去年年底,全国共建成公共桩21.4万个,同比增长了51%,保有量居全球首位,且新用户私人桩的安装率超过了80%。截至2018年2月底,全国已建成或正在建加氢站共计31座,随着政策倾斜预计2020年有望突破100座。


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逐步由政策驱动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


虽然国内的利好政策促进了新能源汽车连续4年的高速增长,但是由政策驱动的市场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正发生一场深刻变革,可总结为四个转变:


(1)消费结构由乘商并重逐渐向乘用车为主转变;


(2)消费主体由公共领域逐渐向私人购买转变;


(3)私人消费区域由限购城市逐渐向非限购城市转变;


(4)私人消费观念逐渐由被动接受向主动选购转变。


通过分析上述四个转变可以明显推断出:市场因素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逐步由政策驱动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


有效的长续航与完善的基础设施需要补足短板


目前,续航里程短、充电/加氢基础设施不完善,依然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障碍,市场对长续航和配套基建的需求非常明显。在续航里程上,2017年主流工况续航300km,2018年上半年多数车企已达到400km,有的甚至突破到了500km。然而电动汽车在不同的速度下,续航有所不同,速度越高,续航越低;根据日前威马公布的各型号工况续航,得出的电动车在不同速度下的有效续航为30%-80%电量行驶距离。如此一来,有效的长续航依旧是未来急需突破的方向。在充电桩/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方面,目前,我国现在车桩比只有3.5:1,有效运营的加氢站只有14座,与同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模依旧不匹配。而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加氢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将日益凸显。


“新四化”必是大势所趋


随着智能家居、智能购物、智能楼宇、智能机器、智能医疗等贴近人们的生活,汽车产业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公认的未来趋势,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具备“四化”特征便面临被淘汰的危险。有专家预计:到2028年,在新购车用户中,00后将占7.2%,90后占41.8%,80后占35.4%;由于这几代人是在互联网环境中长大起来的,正所谓是无网络不生活,而随着消费群体的年轻化,互联网和对移动终端的需求将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因此,汽车必将向高级智能移动终端演变,而新能源汽车也将迎来高速发展。


-END-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