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27日,第八届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就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政策调整、碳中和目标下国际合作与政策协同、下一代动力电池产业化及产业投资与创新等话题展开深度研讨。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有何思考?让我们一探究竟。 欧阳明高:2025年或出现动力电池产能过剩,锂供需2-3年内恢复正常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随着全球电动汽车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电池行业也迎来了飞速发展。产能急速膨胀,基于产业投资信息预测,我国电池产能在2023年可能达到15亿千瓦时(1500GWh),2025年可能达到30亿千瓦时,电池出货量2025年预计会达到1200GWh,其中百分之七八十会用于国内市场,还会有百分之二三十出口海外市场。我们预估2025年会出现电池产能过剩。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电池价格会有上涨,再往材料领域传递,就有更大的放大效应。今年材料涨价的一个原因就是整车需求的增长,电池预期走高,企业扩大产能、增加储备。另外的影响原因是供给延迟,因为典型的矿石生产的碳酸锂,产能释放周期是3-5年,卤水提锂周期更长;另外疫情冲击影响锂资源生产,交通运力影响供应。本轮价格上涨和2016-2018年锂资源上涨的原因基本相同。当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从孕育期到成长期也导致了锂价格上涨过程,现在从成长期到快速增长期又是这么一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很像,就是需求和预期的增长,只是这次比上一次更加强劲,加上疫情的影响,所以幅度更大。 从供需面看,恐慌性库存储备带来的需求放大是暂时的,随着碳酸锂供应能力的提升,将逐步回归基本需求面。预计两三年后有可能恢复完全的供需平衡,考虑到贸易环境的恶化,以及俄乌战争带来的镍价炒作,为了供应安全,要采取有利措施打击囤积居奇,抑制镍价格短期大幅波动,以免今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受到影响。 比亚迪:20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比亚迪汽车产业办公室主任、销售研究院院长熊甜波认为,基于2021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良好势头,比亚迪对该市场2022年的表现依然有一个乐观的判断。 该判断基于五大方面: 新环境:受全球石油市场供需紧张,地缘政治事件频发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国内汽柴油零售价连续上调,92号、95号汽油每升价格已突破8元、9元,创历史新高,燃油车使用成本水涨船高。相比之下,国内电价较为稳定,新能源车辆使用成本低的优势进一步突显,相信会有更多的消费者会做出理性的选择。 而对于消费者比较关心的充电难的问题,从数据上来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也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充电技术快速提升。截至2022年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已达286.4万台,同比增长约63%。 新认知:当前国货兴起,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信心稳步提升,在汽车领域,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36%增长至2021年的42%,从增换购市场来看,90后年轻群体对自主品牌的认可度比70后和80后更高。 从供给端来看,自主品牌也做好了非常充分的准备,从各个价位段到各个级别新能源车型均有覆盖,给了消费者更多、更好的选择。 新产品:近年来新能源市场上出现越来越多非常有竞争力的车型,多元化产品聚焦各细分领域,满足消费者更多元化的需求。 “以我们自己为例,比亚迪DM-i超级混动车型推出以来,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反响,作为家庭首购用车的首选,插电式混合动力可实现短途用电、长途用油,有效的解决了很多家庭的首购需求。与此同时,其他自主品牌也纷纷推出插电混合动力平台,助推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快速放量;此外,细分市场也表现优秀,如比亚迪 新服务:线上+线下等多渠道消费场景的拓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完善、更便利的消费体验,具体包括通过数字化运营,打通线上和线下资源,拉动销量增长,通过线上引流和商超等推广模式,将原来的服务由“人找车”变成现在的“车找人”,实现服务到人、服务到家等。 新市场: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国内新能源汽车已具备先发优势,新能源出口也极具潜力,或将成为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新引擎。 福特:纯电动车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 福特汽车(中国)电动车事业部总经理柯福明指出,在去年第四季度,中国售出了超过90万辆纯电动汽车,去年12月电动汽车的行业份额几乎达到18%,这非常让人震惊。电动汽车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增长,尤其是在中国,并且全球的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的看法发生了真正的转变。 在电动汽车发展早期,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可持续性。我们几年前开始看到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纯电动汽车被认为比其他汽车拥有更先进的技术和设计。所以现在的顾客和以前不同,他们的需求不同,他们想要漂亮的设计、最好的技术,这项技术不仅是驱动技术,围绕着互联科技、OTA空中升级,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市场都观察到了这一点。这些客户也更年轻,他们正在切换到纯电动汽车,他们正在寻找一种不同的购车方式,直销模式顺势而生。这些年轻客户习惯于通过网络平台在移动设备上购物,他们也显然更加愿意在网上购买汽车。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在世界各地,围绕充电的整体基础设施仍然很重要,包括优秀的续航里程和充电便利性。 当我们谈到商业模式创新时,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思考纯电动汽车的不同之处。首先是产品。像福特这样有着超过百年历史的公司,在过去更新产品往往需要3-4年,7年完成一次大革新。如今,情况已经完全不同,汽车的商业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无论是通过互联技术还是OTA空中升级的方式,纯电动汽车每年都需要进化得更好。我们也可以考虑从电池技术上来思考商业模式创新。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电池领域的创新速度十分快,而且电池技术不断革新,使产品更具性价比。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下制造方式,组装纯电动汽车所需的物理空间大大减少。与传统的产品相比,我们可以从一个纯电平台上获得更多类型的产品。在中国,最让我兴奋的是客户旅程,因此,我们正在通过中国的福特Ford Select城市店试行多项新举措,在那里,我们正寻求一种直接面向用户的商业及交付模式。因此,我们在中国所做的工作将引领福特在全球电动车业务的发展,以及引领我们去为用户打造更好的产品。 欣旺达:2025年进入动力电池TWh时代,2030年前锂电池仍是主流 欣旺达副总裁梁锐预测,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预计会达到1268.4GWh,正式进入TWh时代,2030年则会超过3TWh。其中仅中国市场,2025年的动力电池需求就将达到568.7GWh。 在这样的市场大环境下,梁锐指出,到2030年之前,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市场仍将处于主导地位,预计市场规模将达3万亿元。而燃料电池,受系统复杂、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未来5-10年仍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的商业化。至于固态电池,也存在长期无法大规模应用的风险,预计5-8年才能完成乘用车示范应用。 在这种大背景下,动力电池供应商面临五大挑战: 第一,全面、快速、持续的新技术开发。动力电池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投入,同时在储能、固态电池及未来新应用方面,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其中技术性能方面,主要有六个发力方向:高比能量、长寿命、超快充、系统安全、自控温技术、智管理。 第二,车规级产品质量管理。这需要动力电池厂商在材料管控、过程质量保证、产品质量体系建立以及各种测试方面,全方位满足车规级质量管控要求。 第三,整车厂要求持续降低电池成本。预计2030年,方形和软包电池的成本会达到65—70美金/度电的范围,这进一步加大了电池厂的降本挑战。 第四,电池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共实施汽车召回232次,召回总量达873.6万辆。其中在新能源汽车召回当中,因动力电池缺陷而召回的汽车数量达73743辆,涉及多个汽车品牌,这也需要引起电池厂商的高度重视。 第五,可持续发展要求。不仅仅宝马、大众、奔驰、沃尔沃等国际车企在低碳生产、材料回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指标要求,国内投资者、政府、社会公众及整车厂客户等在“30·60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对企业减少碳排放和实现碳中和也有非常高的期待和要求,这也是动力电池企业需要面对的。 三分钟回顾一周汽车热点 | 奔驰承诺对L3自动驾驶事故负法律责任,宁德时代发布第三代CTP技术 MarkLines:2021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20强公布,特斯拉居第一 观点|站在全球视野上,推进激光雷达行业标准的制定 新能源、智能网联、芯片、碳排放……都涵盖在2022汽车标准化工作中了! 本文来源【汽车与配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