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在负极材料领域已有15个投资项目获官宣,投资金额高达466.32亿元,年产能涉及144万吨;同时,开工投产项目22个,19个公布投资金额,共计达741.1亿元,年产能涉及254.1万吨。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的高需求,上游锂电材料产能不断落地。继2021年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产能疯狂加码之后,进入2022年,负极材料领域尤为活跃,项目签约、开工投产动态不断。据电池网不完全统计,年初至今,在负极材料领域已有15个投资项目获官宣,投资金额高达466.32亿元,年产能涉及144万吨;同时,开工投产项目22个,19个公布投资金额,共计达741.1亿元,年产能涉及254.1万吨。 竞争加剧 一体化布局已成行业共识 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77.9万吨,同比增长86.4%。2021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达到90.5万吨,同比增长68.2%。同时,中国企业负极材料出货量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由2020年的77.7%提高到2021年的86.1%。 EVTank在白皮书中预测,到2025年和2030年中国负极材料总体出货量将分别达到270.5万吨和705.4万吨,在全球出货量中的占比将提高到90%以上。 虽然中国负极材料企业全球市占率不断提升,但业内人士分析,负极材料属于高能耗行业,考虑到部分产能因为能耗指标不能完全投产,且石墨化环节是制约负极材料产能释放的关键环节。因此,整个负极材料行业未来基本处于供需平衡状态。 电池网注意到,2022年以来,负极材料现有企业扩产加码、上市公司跨界入局不断发生: 负极龙头贝特瑞先后公布两大投资项目,累计超73.92亿元,其中,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2月16日宣布投建,4月8日就已开工;金汇能在雅安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调试点火当日,又与重庆市铜梁区、成都市青白江区、雅安市天全县签署合作协议,拟投建四川天全金亚能15万吨石墨化项目和重庆金汇能1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东岛新能源百亿投资落户广东湛江雷州经开区,建设30万吨/年动力与储能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铝用预焙阳极产品生产商索通发展入局,拟在甘肃投建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首期5万吨项目;建筑企业宏宇集团也宣布切入新能源,在兰州投资53亿元建设20万吨石墨化装置及20万吨负极材料项目……可以预见,在大量现有企业的扩产以及新入局者布局后,负极材料竞争格局将更加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石墨化产能困顿正成为负极材料产能扩张的桎梏。 当下,能源政策趋紧,石墨化由于高能耗产能释放受到影响,华安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石墨化产能88万吨左右,全年石墨化产能仅较2020年增加18万吨左右。石墨化供给紧张价格攀升,从2020年的1.3-1.5万元/吨上涨到2021年末的2.5万元/吨,终端负极价格也从2021年初的4.2万元/吨攀升至12月的5万元/吨。 在下游需求高增,原材料、石墨化价格上涨压力下,负极材料企业加快打造一体化项目,加速提升石墨化自供比例,已成为行业共识。电池网梳理发现,今年至今,负极材料落地、开工投产的37个项目中,22个为一体化项目。 即使如此,中银证券研报还预计,在2022年上半年石墨化紧缺情况延续,下半年部分头部企业自有产能释放后产能紧张将得到一定缓解,全年维持紧平衡。 需求之下 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提速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能源汽车追求高带电量的当下,负极材料企业的技术探索也并未止步,在加码一体化产能之外,硅基负极材料市场前景显现。 资料显示,硅基负极一般通过掺杂的形式到人造石墨中以实现产业化(目前掺杂比例在5%左右),根据硅材料选择的不同分为硅碳、硅氧两条技术路线。硅基负极理论比容量为4,200mAh/g,而石墨负极能量密度发展已接近极限(372mAh/g),前者在能量密度、续航能力等方面优势较为明显。 东风证券分析,目前硅基负极主要应用在高端3C数码、电动工具、高端动力电池领域,在负极渗透率不足2%。特斯拉(TSLA.US)自产电池大圆柱明确表示采用硅负极,此外车企电池厂如松下、三星、广汽、蔚来等也宣布采用硅负极。 在下游企业积极导入硅基负极应用背景下,我国负极材料企业也加速投资建设硅碳负极产线: 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在4月8日深圳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建设项目开工仪式上表示,公司本次开工建设的硅基负极材料,具有比传统石墨负极材料更高的容量和使用寿命,突破了传统负极材料的天花板,被视为负极材料的未来。据悉,贝特瑞作为国内最早量产硅基负极材料的企业,拥有硅基负极产能3000吨,随着新项目的投建,将进一步增强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的市场竞争力。 中科电气在此前的调研活动中也表示,硅基负极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其在动力电池产业化大批量应用需要一个过程。近年来,公司持续在硅基负极上进行投入,目前已建设完成中试产线,并保持了持续的研发投入。 杉杉科技作为负极材料老牌生产商,在技术创新方面自然也不会落后,浙商证券研报信息显示,公司硅氧负极走在行业前列,产品具备致密稳定的结构、低膨胀和长循环稳定性等优点, 已在消费类市场实现批量应用,在动力电池领域已通过评测在送样,2021年公司硅氧负极混品出货量在百吨级别,同时4680电池相关材料正在送样,发展前景广阔。 除了上述企业,江西紫宸、硅宝科技、深圳斯诺、石大胜华、翔丰华、新安股份、硅宝科技、格龙新材料、江西正拓、创亚动力、大连丽昌等也都在积极推进硅碳负极的产业化。 行业普遍认为,随着4680大圆柱电池以及长续航快充车型的规模化量产,叠加硅基负极产业链展开布局,硅基负极在高端锂电领域将迎加速发展。 今年负极材料项目动态一览:一体化布局成风 硅碳负极产业化提速_电池网 文章来源【电池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