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池自建和电池共建?简单来说,车企自己生产动力电池就是电池自建,和他人合作共同生产那就是共建,可以简单类比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当前,共建无疑是时代主流,但在未来,这种平衡或将会被打破。 还是以品牌举例,合资品牌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早期的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合资能够使得中国迅速获得他人的技术,将薄弱的底子尽快补足。但相应的,合资品牌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受制于人。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成果,就相当于把主动权都交到别人的手上。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今转型/转战新能源市场的车企们又如何不会知道呢?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自建电池不但没有成为主流,反而让共建模式逐渐“取缔”,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一开始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车企选择了自建电池的模式,比如我们熟知的特斯拉、长城等多家车企在内,都希望能够实现自主解决电池供应问题。早期的特斯拉就说过要自己解决100%电池供应,而长城更是号称要自建200GWh电池产能。然而,事实却证明了什么叫事与愿违。 2019年之际,除上面提到的2家车企,还有一些别的车企也有类似的声音发出,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在这几年按下加速键,电池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翻了一倍有余,车企们就不得不从缓慢的设计制造中走出,开始向“保供”妥协。 以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关注度最高的特斯拉为例,虽然它一直想要自主生产4680电池,但现实却让其一次又一次妥协。原计划在本年达到10GWh的4680电池产能建设不但严重滞后,更是因此导致了使用该电池的Model S Plaid Plus在5月份被直接取消。而且这里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是显而易见的。一边是唾手可得的销量和利润,另一边是理想中的自建电池,毫无疑问特斯拉选择了前者,毕竟,不吃饱怎么能够减肥呢? 相比之下,与共建电池绑定更深的长城汽车,反倒与自建电池有着更深的羁绊。从2012年开始,长城汽车长城汽车开始预研动力电池技术。2016年底成立电池事业部,2018年事业部独立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消息称,蜂巢能源将在2022年IPO,这样就赶在比亚迪之前。但无法否认的是,长城汽车当前依旧是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的一家车企。 自建电池在当下有两个尴尬之处:其一以比亚迪为首,作为全球唯一从电池生产起家的车企,比亚迪堪称电池行业的大玩家,然而他们却面临一个问题,多余的电池产能无处可销,空有产能却无法转化为利润,以至于比亚迪虽然高举“拆分电池”旗帜多年,却只能一直空喊口号。 其二,以长城汽车、特斯拉等车企为代表,一直为自建电池努力,但却受限于电池产能,以至于自建电池只能沦为配角,无法登上主角的舞台。没错,当前自建电池的尴尬就是这两者:要么电池产能远大于销量,要么电池产能远跟不上销量。 在这种情况下,以宁德时代为首等一众“第三方”就乐开了花。2020年,宁德时代装机量超过蜂巢90倍,双方的成本、良品率都不可同日而语。除此以外,特斯拉、大众集团等一众汽车行业大牛也纷纷与宁德时代等“第三方”合作,一时间共建电池模式变得轰轰烈烈。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自建电池如果不能突破10%的装机量,则规模效应会一直弱于第三方电池供应商。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市场体量一天不扩大、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一天不激增,自建电池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沦为共建电池的陪衬。 即便共建电池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占据主流,但每一家放眼长远发展的车企,都会将眼光和手段放得更远。长城汽车的蜂巢动力在上面提及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我们以国内销量最高的大众集团来举例,其一口气在中国选择了宁德时代、SKI、LG、三星SDI作为供应商,还在去年6月斥资87亿元收购国轩高科26.5%的股权。 乍看之下,大众集团是铁了心要共建电池了,但其实早在2018年9月,大众就宣布在欧洲自建固态电池产能,瞄准产能落地时间在2024年之后。2019年5月,宣布与“合作伙伴”合建电池工厂,大众声称到2030年要在欧洲建6家电池厂,总产能达到240GWh,目前也尚未投产。 也就是说针对中国市场和欧洲市场,大众集团采用了2种不同的策略。国内,由于电池厂商的“泛滥”,大众集团选择了更省力的做法。但在欧洲市场,由于新能源市场方兴未艾,主机厂们成立“欧洲电池联盟”,意在推动电池产能快速扩张。其中一条重要路径就在于自建。这也是为什么大众集团会采取2种做法的重要原因。 其实自建电池在当前不适用除了因为市场体量太小以外,还与电池成本有关,当下自建电池的成本和共建电池成本是相差不多的,但自建电池无疑需要浪费更多的前期成本。在这种前提下,拥有更低成本、更高产能的电池厂商们自然赚得盆满钵满。但对于车企们来说,他们也必然不会轻易放弃电池高额的利润。因此一旦未来电池路径发生改变,或者市场体量激增,届时共建和自建的平衡势必被打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什么是电池自建和电池共建?简单来说,车企自己生产动力电池就是电池自建,和他人合作共同生产那就是共建,可以简单类比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当前,共建无疑是时代主流,但在未来,这种平衡或将会被打破。 还是以品牌举例,合资品牌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早期的中国汽车工业来说,合资能够使得中国迅速获得他人的技术,将薄弱的底子尽快补足。但相应的,合资品牌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受制于人。没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成果,就相当于把主动权都交到别人的手上。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今转型/转战新能源市场的车企们又如何不会知道呢?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自建电池不但没有成为主流,反而让共建模式逐渐“取缔”,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实,在一开始确实有相当一部分车企选择了自建电池的模式,比如我们熟知的特斯拉、长城等多家车企在内,都希望能够实现自主解决电池供应问题。早期的特斯拉就说过要自己解决100%电池供应,而长城更是号称要自建200GWh电池产能。然而,事实却证明了什么叫事与愿违。 2019年之际,除上面提到的2家车企,还有一些别的车企也有类似的声音发出,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在这几年按下加速键,电池的需求量进一步加大,翻了一倍有余,车企们就不得不从缓慢的设计制造中走出,开始向“保供”妥协。 以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关注度最高的特斯拉为例,虽然它一直想要自主生产4680电池,但现实却让其一次又一次妥协。原计划在本年达到10GWh的4680电池产能建设不但严重滞后,更是因此导致了使用该电池的Model S Plaid Plus在5月份被直接取消。而且这里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特斯拉在中国的销量是显而易见的。一边是唾手可得的销量和利润,另一边是理想中的自建电池,毫无疑问特斯拉选择了前者,毕竟,不吃饱怎么能够减肥呢? 相比之下,与共建电池绑定更深的长城汽车,反倒与自建电池有着更深的羁绊。从2012年开始,长城汽车长城汽车开始预研动力电池技术。2016年底成立电池事业部,2018年事业部独立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消息称,蜂巢能源将在2022年IPO,这样就赶在比亚迪之前。但无法否认的是,长城汽车当前依旧是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的一家车企。 自建电池在当下有两个尴尬之处:其一以比亚迪为首,作为全球唯一从电池生产起家的车企,比亚迪堪称电池行业的大玩家,然而他们却面临一个问题,多余的电池产能无处可销,空有产能却无法转化为利润,以至于比亚迪虽然高举“拆分电池”旗帜多年,却只能一直空喊口号。 其二,以长城汽车、特斯拉等车企为代表,一直为自建电池努力,但却受限于电池产能,以至于自建电池只能沦为配角,无法登上主角的舞台。没错,当前自建电池的尴尬就是这两者:要么电池产能远大于销量,要么电池产能远跟不上销量。 在这种情况下,以宁德时代为首等一众“第三方”就乐开了花。2020年,宁德时代装机量超过蜂巢90倍,双方的成本、良品率都不可同日而语。除此以外,特斯拉、大众集团等一众汽车行业大牛也纷纷与宁德时代等“第三方”合作,一时间共建电池模式变得轰轰烈烈。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自建电池如果不能突破10%的装机量,则规模效应会一直弱于第三方电池供应商。也就是说,新能源汽车市场体量一天不扩大、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一天不激增,自建电池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沦为共建电池的陪衬。 即便共建电池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占据主流,但每一家放眼长远发展的车企,都会将眼光和手段放得更远。长城汽车的蜂巢动力在上面提及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我们以国内销量最高的大众集团来举例,其一口气在中国选择了宁德时代、SKI、LG、三星SDI作为供应商,还在去年6月斥资87亿元收购国轩高科26.5%的股权。 乍看之下,大众集团是铁了心要共建电池了,但其实早在2018年9月,大众就宣布在欧洲自建固态电池产能,瞄准产能落地时间在2024年之后。2019年5月,宣布与“合作伙伴”合建电池工厂,大众声称到2030年要在欧洲建6家电池厂,总产能达到240GWh,目前也尚未投产。 也就是说针对中国市场和欧洲市场,大众集团采用了2种不同的策略。国内,由于电池厂商的“泛滥”,大众集团选择了更省力的做法。但在欧洲市场,由于新能源市场方兴未艾,主机厂们成立“欧洲电池联盟”,意在推动电池产能快速扩张。其中一条重要路径就在于自建。这也是为什么大众集团会采取2种做法的重要原因。 其实自建电池在当前不适用除了因为市场体量太小以外,还与电池成本有关,当下自建电池的成本和共建电池成本是相差不多的,但自建电池无疑需要浪费更多的前期成本。在这种前提下,拥有更低成本、更高产能的电池厂商们自然赚得盆满钵满。但对于车企们来说,他们也必然不会轻易放弃电池高额的利润。因此一旦未来电池路径发生改变,或者市场体量激增,届时共建和自建的平衡势必被打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章来源【爱车兵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