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高端或成镜花水月,零跑汽车未来胜算几何?

观察汽车(稿源) 2022-4-20 13:07 No.1255

承接上篇《身陷囹圄的零跑汽车,还能领跑?》,这篇文章我们将从战略布局、以及产品定位的角度来分析。看看全力以赴IPO的零跑,在未来的胜算几何?


高端或成镜花水月,零跑汽车未来胜算几何?

2.0战略目标是踌躇满志还是不切实际?

回顾零跑的造车历史,与其说零跑汽车的造车历程是坎坷的,更不如说零跑创始人朱江明是个很敢说大话的人。譬如“三年内赶超特斯拉”、“2022年实现销量20万辆”、“2025年实现销量80万辆”……这些话就好似空中楼阁呈现在我们面前,那到底是踌躇满志还是不切实际?

遥想在2015年零跑汽车成立之前,因为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出生于安防行业,所以在业内被贴上了“门外汉”的标签,正如和当时推出的首款纯电轿跑S01那样,不被业内看好。而现实也没上演翻盘好戏。

根据招股书中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零跑S01仅销售2708辆,距离此前其定下的2019年度交付一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其首款纯电轿跑S01就遭遇滑铁卢,可见与如火如荼的“蔚小理”相比,当时的零跑存在感是多弱。

当然,这也不是在挖苦零跑,反而更值得关注的是去年推出的零跑2.0战略。


高端或成镜花水月,零跑汽车未来胜算几何?

根据零跑汽车未来五年的战略目标,零跑汽车将于 2025 年底前推出 A、T、C、D 四大产品系列的 8 款全新车型,覆盖 35 万以内价格区间,2022 年进军海外市场,2025 年零跑汽车整体销量目标为 80 万辆;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预计 2024 年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技术,三年内超过特斯拉。

乍一看上去,对于零跑的战略目标规划来说,何其宏伟华丽,即便是放在“蔚小理”身上,也很难打包票说“没问题。或许,我们可以看看零跑汽车这两年的销量数据,根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零跑T03累计交付量为3.9万辆,占比超过89%;而2021年10月才开启交付的C11虽说获得2.25万份订单,但至2021年12月底累计交付才4678辆。可以看出,零跑要实现这些目标,似乎并不乐观。


高端或成镜花水月,零跑汽车未来胜算几何?

而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零跑汽车近三年来研发总投入仅为13.87亿元,与动辄几十个亿的特斯拉相比,实在是促襟见肘,甚至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相比,也不够看。我们上期也分析了,也不做过多赘述。

当然,若是比拼的话,其去年推出号称中国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规级AI智能驾驶芯片“凌芯01”,算力仅为4.2TOPS,性能远落后于特斯拉HW3.0的144TOPS芯片,更比不上即将投产的HW4.0。总之,就目前情况来看,零跑要实现“三年超越特斯拉”这一目标有点像在自欺欺人。


高端或成镜花水月,零跑汽车未来胜算几何?

零跑的产品布局,又有多少机会呢?

除了战略目标,零跑也在招股书中阐述了自家未来的产品规划。也就是说,未来零跑汽车将聚焦于15万元至30万元的中国中高端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对此,零跑汽车认为,该定价区间将于2023年前成为最大且增速最快的新能源市场。

其实这也合理,随着头部造车新势力集体下探,传统车企电气化转型以及科技巨头纷纷入局,当前新能源市场格局,正逐渐由原本的“哑铃型”扭转为“纺锤型”时代。顾名思义,也就是15万元-20万元的中端市场将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


高端或成镜花水月,零跑汽车未来胜算几何?

然而,通过分析零跑汽车现有的车型矩阵,虽然零跑汽车的产品规划是合理的,但是又与现今的产品定位不同。就拿如今的零跑T03和零跑C11来说,从5万-6万元的微型车到接近20万的中高端SUV,似乎跨越有点大,品牌升级不平滑。这也是零跑品牌难以提升的痛点之一。

这也就意味着,现阶段的零跑,无论是零跑T03还是零跑C11,亦或是即将推出的零跑C01,它们在各自领域都有着非常强劲的对手,而且随着第一梯队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新能源车企集体向中端新能源市场挤压,零跑汽车将很难招架得住。

而且,随着新能源原材料的上涨,原本属于零跑的性价比将不复存在,势必会对未来的销量造成不小的压力。关键的是,在对C端市场的营销力度、交付质量以及产品质量上,零跑也有不少短板。如此种种,无论在低端赛道、还是中高端赛道,零跑汽车都不是领跑者,又何谈机会呢?


高端或成镜花水月,零跑汽车未来胜算几何?

汽车网评:零跑汽车,难言领跑?

正如朱江明先生表示的那样:“我还有个千亿梦想,但安防产品全球总量仅有千亿规模,所以要选择一个新行业。”从安防巨头走出的朱江明很有野心,如今零跑汽车的野心也很大,同时也很缺钱,那能否在成功实现IPO上市?以及在募集到资金后,将会有怎样的突破呢?确实值得期待。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零跑汽车将面临的挑战是更为艰巨的,那究竟能否通过低端车型来撑起如“蔚小理”一般的估值倍数,的确还有待斟酌。


文章来源【汽车网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