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汽车时代之下,更应读懂中国一汽的“人才发展模式”

汽车圈子(稿源) 2022-4-18 09:45 No.1672

据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人才需求预测报告》分析,按高、中、低三种发展情境,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科技人才需求量为9.2-11.6万人,而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人才存量约为7.2万人,当年高校可供给人才仅为7300人,人才净缺口达3.7万人。


汽车产业变革之下,在智能化、新能源已成为汽车发展的风向标后,核心人才的缺失之痛,是否会成为阻挡中国汽车发展的绊脚石?——这是来自全行业的疑问。


中国人才研究会会长何宪曾在近期发表评论:汽车人才的重要性似乎比以往任何时期更甚。“一定程度上来说,谁掌握了人才,谁就获得了制胜的砝码。只要我们拥有了一流的人才,我们就能引领汽车科技的发展,我们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何宪如此表示。


一名汽车资深从业者也对本报记者说到:“中国汽车缺工厂,缺零部件,缺资本的年代已经过了,中国汽车工业如今最缺的是创新,而这个创新的灵魂就是人。”


今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毫无疑问,人才,尤其是汽车产业的人才问题,已然来到了必须攻克的关键时间节点。但是这个问题究竟怎么破?如何建立起一套健全,且具备竞争力的人才体系?


我们不妨尝试品读中国一汽的数据。2020 年,中国一汽全年吸纳就业3460人,员工培训总投入1.12 亿元,累计培训员工112万人次,人均参训141.2学时,员工培训覆盖率达100%;评选出中国一汽“五一”劳动奖章60名,3人入选“全国劳动模范”。2020年,中国一汽专利申请3508件,同比提升19.8%,实现专利公开数量行业第一。


中国一汽汇聚优秀人才,焕发勃勃生机


人才短缺的大背景下,中国一汽却依旧保持着健康的人才体系发展,不断提升队伍的硬实力,持续凝聚起创新的软实力。中国一汽“人才发展模式”的核心是什么?这是整个汽车行业正在探寻的。


| 人才培养应为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


我国汽车人才的发展同样应从高校入手,增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而这也正是中国一汽能够铸就强大人才队伍的核心要素之一。


多年来,中国一汽与吉林大学以“平等互利、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共谋发展”为原则,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持续深耕。双方携手打造的“红旗学院”即是强化人才精准培养和前瞻储备,优势互补、产学融合的一枚重要创新成果。“红旗学院”依托吉林大学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开设“红旗智能网联班”等,并设置计算机、软件、通信、数学、AI等组别,中国一汽还选派各领域专家作为“红旗学院”配备客座教授(讲师),支撑“红旗学院”人才培养。


2021年10月,中国一汽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留平代表中国一汽向吉林大学捐赠红旗奖学金


今年,“红旗学院”第三期招生启动之际,吉林大学“旗·创 Lab”学生社团及大学生实践能力训战计划同期启幕,中国一汽-吉林大学实习实训基地也正式揭牌启用。这无疑是强化定向人才培养、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健全资源共享机制的又一次积极探索。


2021年10月,吉林大学“旗·创 Lab”学生社团成立及大学生实践能力训战计划启动


与吉林大学的合作,可以说是中国一汽强化产学研融合,共同培养汽车新时代人才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中国一汽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光机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数十个协同创新实验室。


“创新驱动就是人才驱动。唯有将人才需求和行业需求相结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靶向引才、精准育才,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在《汽车商报》看来,中国一汽与高校、科研院所携手发展的新途径、新模式极具参考价值,中国一汽是中国汽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引领者,更是建设者。


| 发挥领军人才的带动效应


“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如何持续激发人才活力,让奋斗奋进的精神辐射至全企业?这是关乎企业能否长期高质量发展,能否在汽车产业转型中屹立潮头的大事。


中国一汽党委书记、董事长徐留平在谈到关于人才体系时曾表示,劳动模范是集团公司最宝贵的财富,是企业永不褪色的骄傲,是推动一汽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


为充分发挥劳模的带动效应,培养高技能人才,中国一汽创建职工(劳模)工作室、专家工作室,通过组织劳模与乐业好学的员工结对子、传帮带,使劳模们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技术、经验、成果进行传承。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中华(参数|图片)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一汽模具钳工李凯军,正是最佳例子之一。对工作近乎痴迷的李凯军,三十余年如一日地追求极致。通过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他的技能水平达到常人难以想象的高度。对于技艺的传承,在李凯军那里是“师傅毫无保留地教,徒弟不遗余力地学”。由他牵头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了一批批身怀一技之长、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其团队制造的汽车发动机缸体模具,更是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中国一汽模具钳工李凯军


“坚持自主开发才能实现突破,我相信在所有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一定能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实现‘十四五’科技发展总体目标。”80后周时莹,是中国一汽智能网联开发院副院长、技术研发上的领军人。她建立了红旗智能网联技术架构和验证体系,实现了“车辆神经网络和控制大脑”等核心技术自主掌控,她的核心团队先后获得吉林省“黄大年式科研团队”和“中央企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如李凯军、周时莹这样的例子,在中国一汽中还有很多。我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中国一汽做到了将领军人才视为企业的宝贵财富,通过人才与人才之间的技艺传承,精神共鸣,逐渐构建起企业创新发展的智慧共同体。由此激发的智慧能量和奋进力量,正是中国一汽引领变革的底气所在。


| 发展成果与人才共享


“吸纳人才,培养人才,更要让人才有获得感、 成就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让人才愿意留下来。”人才紧缺的当下,不少企业一直在思考如何获得人才,却忽略了人才的根本所需。


深知聚才的良方、识才的慧眼、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爱才的诚意这些缺一不可,中国一汽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主张和“共建共享”的工作理念,既切实保障人才的基本权益、注重人才能力提升和职级晋升齐头并进,同时也关心人才的身心健康和业余生活。


可以看到,中国一汽持续组织开展人才的心理健康援助及职业健康专题培训,并强化职业健康尘点检测、毒点检测、噪音检测和卫生防疫管理规范等。2020年,中国一汽职业健康体检覆盖率达100%,健康档案覆盖率达100%,职业病人数为0。


与此同时,中国一汽还组织开展马拉松、家属开放日、线上才艺大赛等文体活动, 丰富业余生活;创立职工爱心互助基金,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等常态化帮扶和困难员工、女性员工、退休职工等细分群体的针对性帮扶。2020 年,中国一汽慰问抗疫职工、家属6000余人,拨付慰问一线员工专项资金 2290 万元,投入困难员工帮扶资金 283.93 万元,走访慰问和帮扶离退休员工 7.5 万人次。


2021年6月,中国一汽第25届职工运动会“红旗行”员工健康跑开跑


今年11月27日,“红旗缘”中国一汽第十一届员工集体婚礼在中国一汽总部举行。106对天成佳偶缘结红旗,情定一汽。如此温馨感人的场景,映照出了中国一汽爱才惜才的初心,以及深厚的吸引力。


“红旗缘”中国一汽第十一届员工集体婚礼现场


人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人才的状态是一面镜子。中国一汽的“人才发展模式”不仅具备参考性,更有温度,其已然成为中国汽车发展的人才范本。企业是船,人才是帆,中国一汽正在时代大潮中,向更远处航行。



本文来源【汽车商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