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比亚迪做了一个传统车企都不敢做的决定,官方宣布自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未来在汽车板块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 都知道比亚迪燃油车卖的没新能源好,但这消息一出还是让比亚迪在整个新能源历史大事记中留下了里程碑意义的名字。 那么,比亚迪为什么会停售燃油车?这一决策又会有何影响?这还得从大环境、比亚迪自己和用户几个层面来看。 背景使然 先来看大环境。 如今电动化已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对新能源代替传统燃油车的共识越来越强,已经有不少国家已经提出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与此同时,车企们也纷纷表率跟进,很多车企也曾宣布其停产燃油车的时间节点。 在这种背景下,所有人都知道电动化是历史的潮流。但是,在能源层次上如果我们没有解决石油依赖之前,燃油车依然占据了主流,只能慢慢过渡。 并且,截止到去年,几乎所有的政策和主机厂都已经完成了新能源化的逻辑。 可以看到在研发上,发动机的技术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进一步实现节油、减排的话,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来获取可怜的提升。而用发动机同样的成本向混动方向倾斜,则会得到更大的收益。 并且,纯电车型增长迅速的同时,使得三电成本迅速下降,所以那因为看似混动双系统极其复杂,成本高,但也已经也有了规模化量产的条件,这在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跟同级别燃油车价格大致相同就可以看出。 还需要明白的一点是,当下的车企已经加速电动化转型,单是去年一年,奔驰、宝马、奥迪都已经明确为电动化将不惜成本的投入。 在主机厂的朋友也许感受更深,那些正在研发或者已经在计划之中关于燃油车部分的项目,基本上不是接近尾声就是直接叫停转向新能源。 而比亚迪,已经转型成功了。 新能源占主导 再来看比亚迪自己。 众所周知,比亚迪理论上来讲就是一个传统车企,但它这个传统车企又与其他如长城、吉利又不一样。 在大约2016年之前的燃油车时代,比亚迪甚至都还排不到自主品牌的第二梯队。 发动机无特质、设计更是一言难尽,最大的优势便是自主品牌都具备的便宜。 但比亚迪却把握住了未来,也许它在发动机上落后友商5年,但是在电池上却超前5年,这是它独有的一张王牌,一张等待历史契机的王牌。 电池的根本性优势,让比亚迪新能源销量水涨船高连续八拿下国内新能源销量第一,以及去年达到59万辆的新能源成绩。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其总销量比重超80%。 话说回来,即使是混动车型,发动机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比亚迪发动机虽从未有过拿得出手的技术,但在发动机已经不再是汽车行业核心壁垒的当下,这已经不再是问题。 去年1月份,比亚迪发布了专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的骁云1.5L发动机,补齐了发动机的弱项。 于是,掌握了三电核心和低成本造车的优势,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开始爆发。 就拿3月份的销量来讲,DM车型销量达到了50674辆,几乎与纯电车型平分秋色。 而燃油车呢?销量为0。 用户更便利 事实上,在正式宣布停产燃油车的公告发布之前,比亚迪旗下在售的纯燃油车型已经寥寥无几。还有存在感的,也就剩下宋家族的两款热门SUV以及多年没有升级换代的低端轿车比亚迪F3。 说句题外话,已经很久没见过F3的你一定认为,F3已经是上古时期的产物,如果这么想你还真窄了。 在相对荒凉的大西北四五线和广阔的内蒙存在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早出晚归,对开车的造诣甚至已经超过大多数的汽车媒体同仁,他们看到路上大包小包的路人就来一句“火车站去不”,而他们的F3上,永远亮着一颗小红灯。 听说,以前那些群体来北京提车,一提就是5台起步。恐怕,他们以后再也买不到这么便宜还皮实的车了。 不过,对于更多的家庭用户而言,比亚迪的插混车型实际上已经做到了与燃油车平替的价格。 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愿意考虑经济性更好的同级别车,也完全可以考虑加一点预算,去上插混版本。动力更好、油耗更低,开起来的感受也相比双离合的燃油车更舒适。 另外,在纯电路线上,敢于尝试纯电的用户已经越来越多。 这跟充电设施的基建条件也脱不开关系,虽然当下的充电条件仍然不能满足,更算不上便利,但相比前几年已经有了质的提升,这你在高速上见到越来越多的电动车就能窥见一二。 私认为也得益于新势力的大肆宣传,让越来越多的用户喜欢上纯电车型的智能化和便捷性。 当然,也会有更多人会因为高昂的油价去抛弃燃油车转投不限行的新能源。 这都是比亚迪敢决定停售燃油车的底气。那其他传统车企有没有这个能力,其实也有。 比如丰田的新能源车型已经卖出4000万辆,它是有这个能力的,但更多的是舍不得庞大的既得利益。 但比亚迪舍得呀,用挪出的产能和零部件给更有竞争力和高利润的插混和纯电产品,这怎么算都是一本漂亮帐。 只能说,这都是适应当下和未来的必然决策,没有阵痛更没有惋惜,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除了比亚迪,其他车企停售燃油车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文章来源【汽车维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