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银网11月10日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15年发展指明方向,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东莞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此前东莞市发改局曾印发《东莞市“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对电动汽车保有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方向做出指导。目前,东莞汽车保有量在330万辆左右,仅次于深圳排名全省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3万辆,占比不到1%,拥有巨大的推广应用空间。此外,东莞已经建成使用电动汽车充电站近500座,充电桩7000个左右,能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后,作为产业链完备的东莞,将会带来连锁反应。东莞应当如何抓住新规划出台机遇,一方面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另一方面借势调整相关产业链,做大做强?本期“三人行”邀请东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秘书长唐小群、东莞市光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方、知名财经评论员谭浩俊,建言献策产业发展。 公众对行业认知存在片面性 记者:《规划》指出,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然而,国内许多城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仍不多。就此前情况来看,哪些问题制约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唐小群:今年3月以来,协会也曾多次组织人员开展实地调研,深入走访了解相关企业、充电站点,乃至新能源汽车使用者,通过深入交流还是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是安全问题。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少“跟风”现象。不少从业者其实对行业并不了解,“跟风”进入产业领域,因此在生产和建设过程中,对于相应的程序制度或技术规范等都缺乏了解,这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其次,是生态问题。《规划》中有专门的章节提到“构建新型产业生态”。生态的构建对于产业发展十分重要。当前,产业发展中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并没有完全打通,上下游协同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 王建方:相比传统燃油汽车而言,新能源汽车具有用车方便快捷、应用功能多元、节能减排环保等优势,理应大力推广应用。但就目前情况而言,新能源汽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保有量较少,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在公众认知层面上,对于新能源汽车认识还不够全面。相比传统燃油汽车而言,新能源汽车体验感或许更强,但很多时候,公众并没有实地去感受和了解,更多的是片面获取信息,对新能源汽车缺乏科学完整的认识。以新能源汽车电池为例,公众在了解电池寿命过程中,仍以传统燃油汽车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多考虑汽车里程数连续行驶里程或连续使用时间,殊不知,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与之不同,更的是以电池充电循环次数作为参考依据。 另一方面,就服务配套而言,尚有许多地方亟需完善。动力电池运输仓储、维修保养、安全检验、回收利用等环节管理还有待增强,新能源汽车出问题后无处可修。而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动力电池的维修保养、安全检验极为重要。 谭浩俊: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但产业未能得到较快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技术问题。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设计、生产、应用等方面。 同时,人才欠缺也是重要原因。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高端人才欠缺,这一方面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另外,新能源汽车企业能不能发展品牌非常重要。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品牌很多,但真正有影响力、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的企业很少,重视品牌打造将会是未来一个重要内容。 协调推动智能路网设施建设 记者: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车、路、网协同的生态体系,政府应当如何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良好的配套条件与环境? 唐小群:此前,新能源汽车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不断加快,自“新基建”的提出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产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绝不是单个政府职能部门所负责的事情,需要多部门联动。政府应该加强组织协同,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明确各个部门分工,加强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行业在政策规划、标准法规等方面的统筹。 除了统筹部门联动外,政府还可以从顶层设计上,通过政策的手段,促进和引导产业发展。一方面,通过激励政策,鼓励产业链企业,在软件和硬件上不断创新;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对做好相应服务配套的企业,给予相应补贴奖励,而对于未达到相应服务配套要求的企业,予以适当调整。 王建方: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车、路、网协同的生态体系,所以,政府应当从这三方面着手考虑问题,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良好的配套条件与环境。 在“车”方面,政府还需加大新能源汽车宣传力度,借助媒体等力量,让民众真实、全面地了解新能源汽车,包括其性能、构造、特点、应用等内容,让民众在购买汽车时能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选择与判断。 在“路”方面,政府还应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布局建设充电站和充电桩。同时,在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道服务设施建设上,要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 在“网”方面,我认为政府还需要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特别是在智能网联方面,要协调推动智能路网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体系建设,实现互联互通和智能管理。 谭浩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需要综合配套作保障。政府要做好包括路况等外部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的统筹协调。 在外部条件相对完善的情况下,政府也要积极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围绕多元化生产与多样化应用需求,通过开放合作和利益共享,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体系。 培养产业发展人才是关键 记者:面对《规划》出台政策机遇,背靠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东莞应当如何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制造,东莞企业又该如何借机实现产业提升? 唐小群:东莞要想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首先要学会整合资源。东莞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发展较快,伴随着5G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将会有更好的作为。要善于将电子信息产业领域资源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对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同时,在发展的过程,要善于依托行业协会、创新中心等机构统筹推进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共建共享,提高技术转移、信息服务、人才培训、项目融资、国际交流等公共服务支撑能力。 王建方:得益于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东莞拥有相对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在东莞找到。但要想实现新能源汽车制造创新发展,首先的关键因素是在于“人”。 当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缺乏专业人才,无论是前期设计,中期生产,还是后期维修。在这方面,东莞也开始有相应努力。今年9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就开设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但这还不够,面对不断成长的产业而言,专业人才数量仍存较大缺口。 对于东莞企业而言,应当专注做好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打响自身在这一环节生产的品牌,而不必过于追求整车安装与销售的品牌。在这过程中,要重视生产研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以科研创新带动企业发展。 谭浩俊:东莞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要看东莞新能源汽车领域专业人才,专业人才队伍规模要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东莞应当发挥产业优势,联合高等院校力量,培养新能源汽车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需要的人才。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开始出现产能过剩现象,但这种产能过剩主要是中低端产能过剩,对于高端品牌、高端技术而言,仍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东莞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过程中,不能盲目地去引进企业,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布局,有意识地培养本土企业,积极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 (文章来源:东莞日报) 本文来源【华通白银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