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云朋 来源|汽车大观 日前,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公布了7月份国内汽车厂商销量数据及排名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7月,国内乘用车市场批发量为150.7万辆,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8.2%,与2019年7月相比下降了1%。 批发量下滑的同时,零售量也未能幸免。数据显示,7月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150万辆,同比下降6.2%,环比下滑了4.9%,同比疫情之前的2019年7月增长了1%。 在业界看来,7月份国内车市批发和零售量的同比、环比双下滑,与7月份是传统车市淡季和受2020年7月车市报复性反弹基数较大有关。 由于车市整体的不景气,7月份各大品牌的批发量也受到了影响。其中,受影响最大的当属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等合资品牌。具体来看,7月份一汽-大众批发量为10万辆,同比下降40.9%;上汽通用为9万辆,同比下降20.2%;东风日产为8.7万辆,同比下降13.5%;上汽大众为7万辆,同比下降47.8%。从批发销量数据来看,南北大众的下滑幅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相比上述合资品牌,入围7月份批发销量榜单前十的自主品牌除吉利汽车同比下滑5.6%外,其余品牌均为正增长。其中,长安汽车7月份批发销量为9.4万辆,同比增长13.2%;奇瑞汽车为7.6万辆,同比增长60.3%;长城汽车为7.4万辆,同比增长20.2%。 两相对比之下,不难看出长安汽车、奇瑞汽车、长城汽车等主流自主品牌增长势头是较为强劲的,而南北大众、东风日产、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的表现稍显疲软。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上述合资品牌正在失去市场? 答案是否定的。具体而言,上述合资品牌7月份批发销量虽然下滑幅度明显,但依旧稳居市场前列。以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为例,7月份三家合资品牌的零售销量均超过10万辆,并超过批发销量,位居榜单前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合资品牌的强势,从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也能看出。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45,同比下降24.1%,环比下降2%,库存系数下落至警戒线以下。在此其中,合资品牌库存系数呈明显下滑态势,自主品牌库存系数却呈上升趋势。 换句话讲,在终端消费市场,南北大众、东风日产、上汽通用等合资品牌依旧是强势品牌,其7月份的日子虽然难过,但并不意味着它们的产品正在失去吸引力。 作为较为强势的品牌,上述合资品牌的批发量和零售量为何下滑如此严重?“由于芯片短缺、原材料上涨压力等不利影响依然存在,加上国内局部地区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以及新冠疫情复发,都在一定程度上使汽车生产和需求受到抑制,因此7月汽车产销量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 从陈士华的表述看,很难说上述合资品牌7月份不太好看的表现,与众多外部不利因素无关。 此外,公开报道显示,近期全球第一大汽车芯片厂商英飞凌位于美国和马来西亚的两间工厂停产,这对深陷芯片荒的汽车行业来说又是一个坏消息。“东南亚等海外地区疫情的反复,造成了部分地区芯片产能受到影响,这些或将持续对车市未来的生产和销售造成影响。”陈士华表示。 不过,据行业协会预计,汽车芯片的供应或将在第四季度有所改善,届时受芯片短缺影响的合资品牌产销量或将迎来一轮爆发。 点评: 在当下汽车市场受到芯片短缺、疫情反复和2020年同期报复性增长高基数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仅靠几个月的批发或零售量来判断合资品牌的发展走势,是较为片面的。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合资品牌目前虽然依旧强势,但主流自主品牌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合计销量为72万辆,同比增长22.6%,市场份额达到46.4%,同比增长了11%。今年1-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492万辆,同比增长42.8%,市场份额为42.6%,同比增长6.5%。 由这组数据不难看出,在较为复杂的市场环境中,自主品牌也在不断进步。未来,随着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自主品牌超越合资品牌并非什么难事。 文章来源【汽车大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