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新能源汽车时代强势来袭,重庆如何逆势而上?

新能源热点(稿源) 2022-4-9 21:58 No.1063

苏思 摄


日前,长安汽车发布2020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长安汽车全年实现营收845.66亿元,同比增长1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4亿元,较2019年净亏损26.5亿同比大增225.6%,成功扭亏为盈。可以说,长安汽车经过了多年的转型调整,终于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再接再厉更进一步,超越吉利汽车重新成为自主乘用车品牌销量冠军。


一、长安及重庆新能源汽车表现乏力

然而,长安汽车在营收及销量大增的背后,其新能源领域的短板,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至少,在传统燃油产品的火爆订单对比下,长安汽车的新能源业绩显得比较苍白。这使得外界不免对长安汽车未来发展心存一丝担忧。简单来说,2020年长安新能源汽车主要表现为:


一是销售量整体偏低。年报显示,2020年长安新能源汽车销量约为3万辆,仅占长安汽车2020年销量的1.5%。横向比较来看,同期上汽、广汽、比亚迪、吉利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2万、6万、18.9万、6.8万辆,差距尤为明显。就算长安新能源与造车新势力相比,就产量而言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统计显示,同期蔚来、理想、小鹏销量分别为4.3万、3.2万、2.7万辆。


二是缺乏畅销主力车型。2020年长安汽车传统燃油产品中出现了多款畅销车型,包括


CS75PLUS(参数|图片)、


UNI-T(参数|图片)、


UNI-K(参数|图片)、欧尚X7、欧尚X5等。尤其是


CS75(参数|图片) PLUS,连续9个月销量突破1.5万辆,全年突破26.7万辆,持续向销冠哈弗


H6(参数|图片)施压。中高端产品序列UNI也表现不俗,首款车型UNI-T自2020年6月上市以来,销售6.9万辆,月均销售过万。


与此同时,长安新能源汽车的表现却截然相反,始终缺乏一款在全国叫得响的主力车型。目前长安仅有奔奔E-Star、CS55纯电版、CS15E-Pro、逸动EV460、 逸动ET、 奔奔EV、S75PHEV等少数几款新能源车在售,并且没有一款车型进入了2020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车型销量前十。今年一季度长安新能源表现有所改观,旗下的奔奔EV以1.05万辆的销量,排名全国第九,不过与排名靠前的宏光MINI、特斯拉、比亚迪汉 EV差距依旧明显。而反观上汽近年来能在新能源领域牢牢占据第一,与其拥有宏光miniev这款畅销车型密不可分。


三是中高端市场表现不够。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那就是造车新势力不断涌现。除了上文提到的蔚来、理想和小鹏外,百度、小米、大疆、滴滴也相继下场造车,成为新制造力量。就在本周,在这么长的造车名单上,又得加上创维和OPPO这两个名字。而这些跨界的科技企业、互联网公司、家电龙头,起步就瞄准中高端市场、动辄投入上千亿元、研发电动汽车与智能网联,都只是行业的入门级水平。比如,百度和吉利的合作将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全球领先纯电动架构——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展开。同时,百度也将自身的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全面赋能汽车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长。这就使得百度造车具有一定的领先性。


而率先投产的蔚来、理想、小鹏三大新势力早就通过自身的表现,证明了自主品牌也有机会占据中高端市场。比如蔚来,今年4月7日迎来10万辆新车下线。而这10万辆平均售价高达42万元。关于这个趋势,中国消费者报原副总编辑李晓光曾这样解释到,对中国汽车产业汽车品牌来说,新能源汽车的高端化之路又是非走不可的,因为如果我们不走这条路,就永远都不会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佼佼者。

长安两江新区生产基地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长安新能源汽车在把握中高端化的趋势,却有点举步维艰的感觉,至少不像其传统燃油车中高端产品序列UNI那样顺利。我们注意到,早在2018年,长安与蔚来合作的长安蔚来公司落地南京。这个公司也被视为是未来长安新能源高端品牌的运营主体之一。然而,在后续的推进中,长安蔚来的项目却迟迟未有结果。直到去年8月,长安通过增加对长安蔚来的投资,实现持有95.38%的股权。今年3月22日,长安蔚来的注册地址从原先的南京江宁区迁到了如今的重庆市渝北区。一定意义上,长安蔚来一波三折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长安新能源布局中高端市场的困境。


有人或许会问,当前长安新能源业务面临的窘境,是不是因为长安汽车起步晚或者不够重视造成的?答案恰恰相反。长安很早就预判到,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早在2001年长安汽车便以前瞻性技术研发的角度介入了新能源车的研发。2015年,对于长安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里程碑。年初,长安汽车十年新能源战略正式启动。年末,长安推出第一款面向市场的纯电动车——长安逸动EV。2017年10月19日,长安汽车发布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计划携手产业链上下游投资1000亿元,并提出到2025年停止生产传统意义燃油车型。然而,事与愿违,长安“香格里拉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远不及后一年发布的“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那般顺利。


有鉴于长安汽车在重庆汽车产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长安新能源整体表现平平,又直接影响到重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重庆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32万辆,同比上涨16.8%。而同期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36.6万辆。相当于,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仅为3.2%。这跟重庆作为中国重要汽车生产基地的地位,极不相称。


事实上,除了上海、深圳外,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明星城市,大多都是燃油汽车时代的默默无闻者,这或许多少有点出乎意料。比如,合肥、南京。去年,合肥高调提出“建设全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口号。根据规划,到2025年,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超过千亿元,整车产能达到100万辆,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合肥喊出这口号,实际上也是有一定底气的。2020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注册量为907家,聚集了大众新能源、蔚来、江淮、威马等企业,涵盖了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的完整汽车产业链。当然,真正称得上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跑城市,还得算是上海。统计显示,2020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完成产量23.86万辆,遥遥领先后面的追随者。根据今年2月出台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并在车规级芯片等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二、重庆新能源汽车如何突围?

随着中国新能源市场逐渐进入深水区,其竞争必将日益激烈,这给了目前长安及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崛起,增加了不少难度。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做?


一是全面认识新能源汽车的战略价值,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很多人认为,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只是动力源发生了改变,也就是由烧汽油、柴油,转变为纯电、混电和氢燃料等。换句话说,当前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两个主要目的,其一为了降低中国对石油的依赖,尽可能消除中国能源安全的隐患;其二助力中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比如,近日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就提出,到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要达到50%以上。


实际上,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变化远不止这些。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新能源汽车融合了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车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和数字空间转变,带动能源、交通、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我们通过上述定义,不难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首先,新能源汽车有助于突破国外核心技术的垄断。我们知道,传统燃油汽车领域的发动机、变速器、电控系统相关的一些关键技术已经几乎被外企垄断。由于这些外企针对中国等后发国家设置了行业壁垒甚至包括技术封锁,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汽车要想彻底突破核心技术的垄断几乎没有可能。而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汽车而言,相当于更换了一条全新的赛道。比如,纯电动汽车就没有发动机、变速器这样的装置,取而代之的是电机、电池、电控系统。这意味着中国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绕开海外跨国企业的核心技术垄断。


其次,新能源汽车实现了汽车与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相互赋能。随着5G、车载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及自动驾驶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汽车与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它们通过相互赋能、协同发展,为彼此找到新的增长点,进而为上述产业增强了发展动力。具体来看重庆,不论是电子信息还是人工智能、新能源,还是大数据、氢燃料电池、动力电池、新材料等,都是其“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产业。这既说明,作为全国汽车制造业重镇的重庆,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有一定的基础,同时也说明了重庆依托新能源汽车,将为这些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进而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

两江新区礼嘉—悦来建设车联网先行区 来源:两江新区官网


二是重庆加大新兴汽车技术研发力度。近年来,重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比如长安汽车,早在2016年4月就成为中国首个实现长距离自动驾驶的汽车企业。长安汽车在财报中透露,其L3级自动驾驶已掌握关键核心技术30项以上,正在快速推进工程化开发;L4级自动驾驶在重庆仙桃数据谷的开放道路场景下做示范运营。与此同时,长安汽车还牵头和参与了21项智能网联汽车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上汽红岩“5G+L4智能重卡”成功实现了在港区特定场景下的L4级自动驾驶、厘米级定位、精确停车、与自动化港机设备的交互等功能。


下一步,重庆要以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为契机,依托西部(重庆)科学城和两江协同创新区等重要科技创新平台,探索网联智能汽车在特定行业、特定区域的商业化应用,打造山地特色车路协同应用场景,推动网联化智能化应用能力的明显提升。同时加快车规级芯片及传感器组件、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的研发,持续提高长安汽车、金康汽车、上汽红岩、庆铃汽车等相关企业智能化领域的发展水平。重庆“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紧盯软件定义汽车、芯片制造汽车、数据开发汽车等“新动向”,构建全国领先的产业生态。


除此之外,重庆还要加大对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以及动力核心部件、充电设施等研发力度,并明确中长期发展路径和目标,尽快确立重庆在全国新能源领域的优势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比亚迪动力电池全球总部落户璧山,并将在璧山成立电池研究总院公司。而在氢燃料电池领域,重庆先后引进了博世、德燃动力、明天氢能等国内外氢能企业的落户,逐步完善了集燃料电池产业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制造、研发应用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布局。这无疑为重庆加快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的技术突破开了好头。


三是以长安汽车为“链主”发展壮大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我们在文章开头花大量篇幅地分析长安新能源汽车目前面临的困境,正是因为长安是重庆汽车产业链当之无愧的“链主”企业。据悉,为长安汽车配套的上游企业,竟有200多家。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长安新能源汽车发展壮大对于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强,具有相当明显的关联性。那么,我们如何打好长安汽车这张牌?一方面,重庆可以围绕着长安汽车在两江新区鱼嘴规划建设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发挥产业集聚带动效应。目前,江苏、安徽、广东、山东等地,已经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比如,南京溧水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就集聚了南京70%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


另一方面,依托长安汽车深化与国内外行业巨头的战略合作。笔者注意到,新能源汽车与普通的智能网联汽车最大的不同是,更加重视商业模式的创新。比如,广汽蔚来就将其定义为软件硬件一体的智能出行生态服务公司,它们甚至公开宣传靠服务和软件赚钱,而不是卖车。这也是为什么有着科技、互联网基因的公司相比与传统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显得更如鱼得水。认识到这一点后,长安新能源汽车要想异军突起,除了持续加大相关领域的研发外,与国内外巨头实现战略合作,发挥各自专长,共同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也是核心要义。


近日,长安汽车与华为、宁德时代宣布将共同打造高端智能电动车,新车型将于年内亮相,可谓是长安新能源汽车迎来一个好的开始。华为是国内屈指可数的科技领军企业,且近年来在消费业务收获了无数粉丝,互联网基因得到了加强。而宁德时代则是国内率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之一。因此,上述三巨头的携手,很让外界看好。如此一来,近年来长安汽车新能源业务缺乏畅销车型、在中高端市场表现不够等问题,将有望得到明显改变。在此基础上,长安未来还将推出26款智能电动汽车。我们看得出来,长安汽车补齐新能源领域短板的决心和信心。


四是加快培育新势力。在增强长安、金康、上汽红岩、庆铃等新能源汽车竞争力的同时,重庆还应该鼓励国内外技术领先、实力雄厚的企业来渝投资建设新能源整车制造、研发项目,同时推动两江新区吉利高端新能源整车项目加快建设。目前,比亚迪旗下的动力电池项目及云巴项目已经在重庆深耕多年,双方还围绕着动力电池和云巴打造新的产业集群,这无疑为未来比亚迪新能源整车项目落户重庆,提供了足够的想象空间。


本文由重庆马路社(ID:cqmalushe)原创,欢迎关注



本文来源【重庆马路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