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新能源动力系统与电动汽车专家——欧阳明高,在CCTV-2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发表演讲,分别从四个方面:1、发展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2、如何破解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3、如何破解电动汽车的安全焦虑?4、如何破解电动汽车的成本焦虑?就公众普遍关心的新能源汽车热点问题进行了一一讲解。 其中,有两个话题,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所重点研究的: 如何破解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 欧阳明高院士指出:“第一,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比能量,同样的体积下使得储电量更大。第二,通过降低整车的电耗来提升续驶里程。” 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在能耗维度对大众重点关切的“续航里程不足”和“电动车怕冷”两个痛点问题上,从续驶里程、能量消耗率、充电效能三方面出发,面向单车场景和大数据场景设计了5项考察指标。 单车测试结合车辆能耗设计工况,分别考虑了高速行驶对能耗的影响、不同温度环境对车辆能耗的影响以及车辆快充30分钟能够行驶的里程数。大数据测试结合车辆实际运用,考察车辆使用过程中的能耗、里程相应的稳定性能。具体如下: (1) 等速120km/h的高速巡航工况:用于反映消费者在城际条件下的使用场景; (2) 低温、常温、高温标准WLTC循环工况:用于反映山海关以南的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典型温度区域,同时使用WLTC工况这一瞬态复合型工况,尽可能涵盖和综合更多消费者的驾驶风格; (3) 30分钟快速充电工况:用于反映消费者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临时快充补电的场景,评价30分钟120kW快速充电车辆能够再行驶的里程; (4) 能耗和续驶里程稳定性:通过长时域、广地域、大规模的大数据深入挖掘分析,囊括实际中车辆差异化的使用场景,弥补实验室标准工况测试的不全面性,客观评价新能源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的里程和电耗水平。 如何破解电动汽车的安全焦虑? 欧阳明高院士表示:“安全也是目前电动汽车在政府退出补贴之后技术竞争的焦点。安全既是我们电动汽车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的关键,也是最能体现技术亮点的地方,就看哪个企业能做好,做不好的就要被淘汰,做得好的品牌就上升,市场竞争中间技术会不断地完善。” 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在参考大量ISO、GB以及地方准入标准的基础上,基于消费者的实际用车场景和真实交通事故出发,面向消费者关注的新能源汽车安全痛点,从使用安全、功能安全和电池安全等方面出发,面向单车场景和大数据设置了9项安全指标。 单车场景测试及考察内容如下: (1)行进涉水。针对消费者存在的新能源汽车涉水安全忧虑,设计了150mm浅积水和300mm深积水两种测试场景,以远高于国标GB/T18384.3-2015要求对新能源汽车的涉水安全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2)人员触电防护。面向整车高压存在的安全防护风险,设计了高压警告标记检查和B级电压电线标记检查,用于确认车辆高压系统对乘员的隔离和警示; (3)冷却系统失效。基于真实场景中冷却系统故障案例,设计了“高温、满载、空调使用、爬坡、全油门”5大恶劣状态“全叠加”的使用环境,评估车辆控制策略在冷却系统失效后的应急机制; (4)滥用工况。面向新能源汽车馈电后跛行寻桩应用场景,设计了过放滥用保护测试,确认车辆是否具备馈电寻桩的二阶段放电特性,以及测试车辆深度放电后大电流快充的安全防护策略; (5)电池系统一致性测试。针对动力电池成组不一致性可能引发的析锂、过充电、过放电、内短路等安全问题,基于恒流充放电试验,通过标准差量化成组单体电池电压、电流、内阻、容量的一致性差异,对成组差异的潜在风险科学定级; (6)电池包防水测试。模拟电动车辆遭受路面振动和冲击后导致外壳的密封性损坏,考察车辆在雨天、涉水或洗车等情况下进水导致短路的安全处理机制; (7)底部球击。基于托底机械滥用引发的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设计底部球击测试,考核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装车后的抗机械滥用能力; (8)充电失效保护。针对动力电池高温充电热失控、低温充电效率低的实际问题,通过高低温充电测试评估动力电池的充电效率、速率及热管理安全风险,考核充电的“全温区”性能表现;针对实际充电中车辆与充电桩可能存在的通讯故障,设计了充电电流异常保护测试,通过变换充电电流,评估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出现电流异常的保护机制。 大数据场景的考评点主要指过温报警。基于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监管平台海量实车运行数据,从广地域、长时域维度综合DCDC过温报警、电机过温报警、电机控制器过温报警和电池过温报警评估车辆热管理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能力。 后期,中国汽研还将联合规程发起单位,针对当前新能源汽车多发的自燃、碰撞起火等安全事故,遵循“事故抽象→机理解析→测试场景构建”的设计思路完善整车安全测试评价场景,并结合未来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丰富安全维度的评估体系。 实际上,补贴退出之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车企只有不断地提高技术能力、克服关键技术瓶颈,才能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中国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以政府、车企、消费者三大群体为主体进行定位。致力于为政府制定法规、政策导向提供科学的依据;为车企优化产品设计提供有效的输入;为消费者构建透明、公正、理性的消费环境。塑造一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评价标尺,正确引导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系统全面地为消费者和行业服务,促进中国汽车和交通产业链向更安全、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本文来源【新能源汽车评价规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