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市的主导权会从传统巨头处,转交至新人的手里吗?3年前,这一问题的答案毫无争议是否定的。然而,随着整个产业经过一轮轮的市场改造,中国车市终究在造车新势力等一批新生企业的教育中,走到了切割历史的最前沿。 自2021年起,能源变迁、消费革新的浪潮,不仅让各类“门外汉”萌生造车的想法,也倒逼着传统车企做出新的选择。即便是对待全面电气化的态度仍显谨慎的日韩系车企,也不得不在当下挺起身板。 去年年中,现代汽车官宣了电动车品牌“艾尼氪”;到了年尾,丰田章男跃至台前用15款全新电动车的超大阵容向世界宣战……这一系列的举动似乎都在证明,那些后起之秀还是逃脱不了被传统大佬围剿的宿命。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蔚小理”一个接一个迈过月销万辆的隘口,为自身构筑起防线的同时,整个行业也随之被重塑。从消费热点的迁移、产品研发的方向,乃至产业链的搭建,无一不在为全行业提出新的课题。 身处其中,作为传统车企激进转型的第一人,大众借助ID.车系和庞大的渠道网,企图和造车新势力正面交锋。此刻,我们亦从本田、丰田即将落定的电气化方案中,看到了新一轮攻势。或发布全新的品牌战略,或成立单独的事业部来应对…… 不过,很明显的一点又在于,在博弈中始终落于下风的处境,还是让外界陷入对2022年,乃至未来的思考:传统车企保有的固有优势,是否渐渐阻滞了电气化的发展?坚决的态度中又有几分杀伤力? 决心虽大,却力不从心? 去年新能源市场的疯狂,人尽皆知。前有特斯拉、蔚来等大范围抢占了25以上的高端纯电车市场,后有比亚迪用一己之力挑起了整个车市的纷争。彼时,传统车企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则从配角一轮下滑到了群演的地步。 虽然凯迪拉克LYRIQ、奔驰EQS等车型的出现,让业内看到了它们在纯电技术端的沉淀和积累。但行至当下,声量上的巨大差异,依旧反映出了传统车企在时代大幕下无力的一面。 卖不好电动车,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的确是因为燃油车业务上存留的巨大红利,使得大多数既得利益者,无暇顾及电气化带来的改变。再一个,恰恰是自身早已固化的发展模式,制约了其在电气化转型中的脚步。 相较于造车新势力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和毫无后顾之忧的做事手法,合资公司内部的决策牵制、产品与消费需求之间的落差、主机厂与经销商之间的利益纠葛等问题的接连出现,不仅未能让车企快速找到问题的答案,反倒是愈发放大了它们的劣势。 以大众汽车为例,去年年初,身为大众汽车掌门人的赫伯特·迪斯曾公开在推特上喊话埃隆·马斯克,“你好@Twitter!我来这里是为让大众汽车集团产生影响。当然,也是为夺取你的一些市场份额@elonmusk。因为我们的ID.3和e-tron在欧洲市场赢得了首胜。” 奈何,自ID.系列正式入华,在终端市场上奋战至今的结果来看,我想,这不该是一家霸占中国车市30年的巨擘该有的表现吧。 细细想来,除了ID系列在产品上未能有绝对的产品亮点,自建的直营渠道ID. Store(X)既承接不了主机厂直面终端市场的使命,亦使之在自有庞大的4S店网络下难存优势。再加上,倘若经销商在燃油车业务尚属强势的前提下,也无心加大对纯电车型的推广,一切就更显事与愿违。 大众去年仅在中国市场售出了70625辆ID.系列电动汽车,未能如期实现年销目标时,时任大众汽车中国首席执行官的冯思翰就说过,“对我们来说,这是非常艰难的一年。” 但现实的残酷又是,同样的问题甚至从大众身上,向着BBA为首的豪华车阵营一路蔓延。全年下来,唯有宝马iX3能勉强靠着“油电同价”的策略交付了22446辆新车。可以说,想获得一丝存在感,除了打响“价格战”以外,BBA们也再无有效的举措。 是的,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外界时常会听见,这些主流车企是多么坚定要走向电气化这条路。随着旗下讲究亲民、性能或是智能化的电动车大量发布,一个个都恨不得将“2030年全面实现电气化”的决心刻在胸口。而从2022年开年以来,此类规划也在逐一落地。 而我依旧想问的是,“蔚小理”的年销目标都奔着20万辆去了,由中国车企主导的新一轮造车浪潮也加速袭来,这些曾信誓旦旦的合资车企究竟做好准备了吗? “鲶鱼”面前,没有捷径 回溯这场暗战的起源,几乎所有人都认定,新能源产业的最终结果就是,传统车企再次实现对所有后来者的围剿。没有成熟的制造体系加持,包括特斯拉在内的造车新势力们,一时的风光无量不过是短暂的。 2020年底,冯思翰在中国也信誓旦旦地说到,“我们相信ID.4将真正改变玩法,同时我们坚信,ID.家族能够彻底改变汽车市场。ID.家族拥有坚实的基础:大众汽车无可比拟的制造标准、消费者对我们品牌的高度信任,以及我们在大规模量产时保持经济性和高品质的能力。” 可另一边,赫伯特·迪斯却在《我们如何改变大众汽车》一文中深切感慨,“数十年来,我们所形成的结构和流程,至此已经变得过时且复杂。最重要的更在于,集团内部存在的一系列的利益纠葛和政治议程,也让这项工程变得困难。” 如今,2021年都过去很久。不管产业转型的阵痛,是否会令所有人遭遇到像大众在电气化进程中的这般苦楚,迄今为止的真实现状,确确实实都在放大着这番矛盾。 前文我们已经提到,主流合资车企已经决定将2022年视为将“电气化”落地的最新拐点。All in于此的大众无需多言,本田最新的电动化产物e:N系列都于近日开启了预售,丰田bZ4X的正式落地已在计划中,就连宝马i3/i4、奥迪Q4/Q5 e-tron等豪华纯电车型也在蓄势待发。 可是,一旦回到中国新能源市场的现实中,我们却倏地发现,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试错后,从产品到渠道,从人员到服务,从机制到体系,在这些传统车企的步伐中,似乎有的还是更多着眼于未来的思路。 是否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不敢说。至少和头部新能源车企相比,传统车企所谓的觉醒中尚存水土不服的问题,却是真实的。积极寻求改变的大众、将Mustang Mech-E第一时间带入中国的福特、手握微蓝车系几年的通用,有一个算一个。 如果,在诸多的消费选项中,它们从来都不是当下年轻一代的第一选择,实际用车体验中又没有绝对的优势。那么,就是在说明,受制于收效甚微的渠道拓展,产品本身乏善可陈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又伴随品牌力在新消费浪潮中变得不值一提,固化的服务体系难出新意,在新人当道的今天,后进的传统车企要想做出成绩,依旧困难重重。 你以为,现代、日产迟迟不肯出牌,是天真觉着中国市场无足轻重吗?不,在市场快速迭代的情况下,它们只是拿不出足够优秀的产品和更具前瞻性的决策罢了。 去年年末,当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大胆预测,2022年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将超过35%时,面对近乎翻番的市场空白,各大传统合资车企仿佛看到了希望。尤其是对于那些强势品牌,市场潜在的巨大红利面前,所有事都好说。 而今,在欧洲,特斯拉柏林工厂都正式投产了。埃隆·马斯克的尬舞中,藏着刺向狼堡的尖刀。那么,回望中国,“蔚小理”,华为AITO、牛创等新一批新势力,以及自主车企孵化的高端新能源品牌,与传统合资车企之间的差距中,又何尝不是藏着一杆长枪。 在现阶段,通俗一点说就是,“你拿什么跟我斗?” 中国新能源市场在新兴势力的塑造下,重建了一套新的游戏法则,习惯被捧着走的丰田、本田等车企,除了清晰认识到自己的劣势,放下身段去学以外,没有捷径可走。无论新品牌、新战略的发布是多么让人“上头”,抛不开执念,解不开枷锁的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文章来源【汽车公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