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堪称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头羊,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高达100万辆左右,就连如日中天的特斯拉在中国的汽车存量也不过40万辆,根本难以望其项背。 不过,总有很多人质疑,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实力如此雄厚,销量却为何十年没有增长?其实,主要原因是比亚迪单车均价增长过快。 2011年,比亚迪单车均价仅为4万多元,但是到了2020年,比亚迪单车均价已经高达20万元左右!单车均价十年涨了四五倍,也带动比亚迪汽车业务销售收入十年间从190亿元提升到840亿元,同样增长了四五倍。 有人可能要问,单车均价增长太快和销量上不去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而且关系很大! 单车均价超出主流消费区间 市场上销量较好的汽车大部分以十万元为中轴,轩逸、朗逸、卡罗拉、英朗、宝来、雷凌、速腾、逸动、帝豪、H6、CS75、博越等热门车,基本都在6-15万元主流价格区间。 市场上销量好的汽车品牌,单车均价主要也在7-15万元区间,而比亚迪单车均价却高达20万元,已经脱离了主流消费区间,而且又是该价格区间的新晋者,基础还不够牢靠。 汽车价格向上后忽视低价车市场 很多年以前,自主车企就高喊“品牌向上、价格向上”,却一个个沉沙折戟,吉利的单车均价至今仍然徘徊在7万元左右,长城的单车均价也始终在9万元左右徘徊,如果能够实现单车均价大幅上扬,又有几个车企愿意卖利润微薄的低价汽车呢? 比亚迪也是如此,单车均价率先实现大幅提升后,销售重心逐渐开始转向20万左右甚至价格更高的新能源车型。以月销过万的汉为例,均价26万元以上(加补贴),月销1万辆汉,销售额相当于月销9万辆五菱MINI EV,而且汽车业务毛利率高达25.2%的,远非五菱MINI EV可比。 这种现实情况下,比亚迪自然不会再过于重视低价车型,价格较低的燃油车依然存在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可以适当分摊高价车的研发成本;二是可以搜集更多的汽车行驶数据,不断优化高端车型。 原有客户群体大量掉队 每一个汽车品牌都有特定的客户群体,并且是支撑汽车销量的中坚力量。过去,比亚迪、吉利、长城、长安、奇瑞等自主车企的客户群体基本都集中在5-10万元预算区间,吉利、长城等车企单车均价上升很慢,大部分原有客户群体基本都能跟得上节奏。 比亚迪单车均价增速太快,几乎一年一个台阶,几年间就翻了四五倍,只有少数原有客户群体能跟上比亚迪车价提升的节奏,大部分曾经的客户群体只能望洋兴叹,看着价格高高在上的比亚迪新车型,又不甘心购买并不被比亚迪重视的低价车,逐渐转投其它阵营。 新阵地竞争激烈 目前,比亚迪重点车型的主战场是20万元左右,大约在15-30万元价格区间,该区间的消费者数量本就远低于5-15万元价格区间的消费者数量,而比亚迪又毫无中高端客户基础,除了少量能跟上节奏的忠实客户群体,在中高端阵地的客户积累几乎要从零开始。 写在最后: 任何一个车企,价格自上而下易,价格自下而上难。比如BBA过去主卖豪华车型,近些年开始切入普通车型领域,即使已经脱离豪华车型范畴,依然被消费者固执地视为“豪华车”! 而比亚迪自下而上,在高端市场没有根基,大部分原有客户群体又很难跟上比亚迪汽车价格提升的节奏,只能一边抢占中高端市场,一边丢失低端市场,总量增长自然很难。 事实上,比亚迪销量十年不增长并非坏事,实现价格向上、品牌向上后,再向下占领市场更容易,比如最新推出的秦PLUS DM-I,不仅技术进一步完善,而且把过去15万元左右起步的新能源汽车价格直接拉低到10万元,一旦转身向下,立刻成为爆款。 可以预见,近几年,比亚迪汽车将进入销量高速增长期。 文章来源【新能源汽车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