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诞生时间刚满一年,但在集度汽车看来,其造车之路并不缺乏底气。 “集度的竞争优势就是我们智能化方面的能力,这个能力不仅仅是指过去的智能化能力,更多的是智能汽车时代的AI驱动能力”。 3月27日,在2022电动汽车百人会的媒体采访环节,集度汽车CEO夏一平解答了外界对集度品牌的诸多疑问。在其看来,造车历程中挑战难免,但目前集度拥有足够应对风险的能力。 的确,背靠吉利与百度,集度汽车并不算完全意义上的新事物。但造车大潮涌动已久,领跑者吸引着业界的大部分目光,而还未亮出产品的集度似乎仍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面纱之下,集度究竟有着怎样的造车逻辑? 量产不延迟,供应链挑战仍严峻 事实上,集度品牌的造车进度并不算慢,今年1月,成立不满一年的集度曝光了其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外观,并宣布将在不久后的北京车展正式亮相。此外,官方表示,量产版机器人的外观将与概念车90%一致。 至于正式量产时间,集度定下的计划是明年7月份。 “集度目前的生产研发速度非常快,今年前两个月,我们第一款量产车已经定型,进入了供应商开始制造模具的重要阶段。”对于集度目前的量产进度,夏一平给出了十分乐观的预期,表示集度当前的研发节奏并未延迟,仍会坚守明年7月份产品量产的时间点。 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外观 尽管如此,当前供应链短缺的大环境还是给这个新品牌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虽然集度还未正式投产,但芯片紧缺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夏一平提到,产品验证过程中需要的芯片很多时候找不到,如果验证期间的芯片无法支持,研发进度很容易推迟。 此外,芯片价格疯涨问题也让这个新品牌十分头疼。夏一平坦言,很多时候车企要拿着现钱在市场上买现货,每天都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搜刮芯片,甚至不是批量地找一百颗、几百颗芯片,而是两三颗。 据了解,目前芯片短缺情况仍旧严峻,有供应链企业高管透露,芯片企业受制于长期供货协议无法涨价太多,但市面上的现货涨了几十倍,有的甚至要几千元。 对此,夏一平表示,集度初步的判断是,到2023年下半年投入量产时,整个供应链的大环境会有所缓解,所以从我们投产的时间点来看可能并不是特别大的挑战。 虽然预期乐观,但风险难测。夏一平称,集度目前也为零部件供应问题成立了保供团队,以保障量产进程。 智能化时代,集度不存在追赶 作为吉利与百度联手成立品牌,集度除了能够获得双方股东的资金支持,也拥有着来自传统车企和互联网企业的资源。 当被问到两家股东为集度注入了何种资源,夏一平提到了吉利的制造能力支持:“集度会继承吉利已有的包括三电、底盘在内的整个浩瀚平台上的能力,同时自己完整设计、定义整个车和产品,所以车会是完全集度的品牌DNA与设计风格。最后吉利团队会帮集度进行首款车的工程化落地。” 而相比制造,夏一平显然更愿意强调集度的智能化基因。 “百度是集度品牌的发起方之一,集度的一大任务就是把百度十多年积累的自动驾驶能力产品化,并且将高度智能化的产品推给用户。”夏一平表示,来自百度Apollo的自动驾驶研发基础是集度的核心能力,集度会通过重新集成和开发验证,将其适配到面向用户的车型上。 去年12月底,集度在其SIMUCar(软件集成模拟样车)上完成了城市域和高速域的40分钟自动驾驶落地测试。对此,夏一平强调集度一定是在产品推出之前,就能够让用户在试驾时体验到自动驾驶功能,而不是上市之后通过OTA方式升级。 夏一平的底气并不仅仅基于百度的软件算法能力。集度首款量产车型在硬件方面将搭载英伟达Orin X自动驾驶芯片,单颗算力达254 TOPS。在Orin芯片支持下,集度首款量产车型可实现L4级自动驾驶水平,且支持OTA升级。智能座舱方面,集度汽车此前也已宣布将成为中国首发高通8295座舱芯片的品牌,算力超过手机芯片。 “到2023年,我们希望集度能给行业带来标杆智能化产品和标杆的自动驾驶体验。” 强大软硬件加持下,夏一平丝毫不掩饰对集度的信心,“在某些层面上,我认为集度不存在对蔚来、小鹏等先发者的追赶,智能化下半场刚刚开始,我们希望在2023年首款车交付用户后,能够在行业内定义自动驾驶这个产品,包括高阶自动驾驶究竟应该怎么做,应该有什么样的体验等。” 必须承认,集度的智能化实力可圈可点,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集度并不是唯一一家搭载英伟达、高通芯片的智能汽车品牌,百度也非自动驾驶算力垄断企业。在眼下竞争对手的新产品中,高算力软硬件也已成为各家品牌主打宣传点,到2023年,集度或许不需追赶,但能否成为标杆,仍未可知。 文章来源【智阅汽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