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国轩高科李缜:未来磷酸铁锂和三元占比或将稳定在6:4

能源观察(稿源) 2022-3-29 09:07 No.1192

  “除了碳酸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外,隔膜、电解液、铜箔、铝箔以及相关的添加剂等产品,伴随着投资的不断增长,产能的不断释放,价格一定会回归到价值的边缘。”在3月26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上,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指出,无论是正极材料,还是负极材料,亦或者其他锂电池材料,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投资不断增加,未来都将远远供过于求,不必担心材料的短缺和价格异常变化。



国轩高科李缜:未来磷酸铁锂和三元占比或将稳定在6:4


  电动汽车、储能产业发展已成为全球发展共识,两大领域对于锂电池的需求也非常庞大。行业机构预测,到2025年和2030年,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成长,对电池的总需求将分别超过1.5TWh和3TWh。



国轩高科李缜:未来磷酸铁锂和三元占比或将稳定在6:4


  李缜表示,按照现有的技术水平,制造1.5TWh和3TWh的电池,需要正极材料大约是330万吨和660万吨。他分析认为,在未来,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产量的占比将逐步演变到6:4。“基于此,磷酸铁锂正极材料2025年需求将会达到200万吨,2030年需求将达到400万吨;三元正极材料2025年需求将达到130万吨,2030年需求将达到260万吨。延伸出对他们上游的前驱体,磷酸铁2025年需求将达到200万吨,2030年需求将达到400万吨;镍钴锰2025年需求将达到130万吨,2030年需求将达到260万吨;负极材料2025年需求将达到160万吨,2030年需求将达到380万吨。”


  再往上推导,正极材料的前端对全球锂资源的需求量,2025年需求将达到90万吨,2030年需求将达到180万吨。“除了上述材料外,隔膜、电解液、铜箔、铝箔以及相关的添加剂等产品,伴随着投资的不断增长,产能的不断释放,价格一定会回归到价值的边缘。”李缜认为。



国轩高科李缜:未来磷酸铁锂和三元占比或将稳定在6:4


  据电池中国了解,基于对电动汽车、储能产业高景气度的持续看好,以及对锂电池需求的持续高增长,锂电池上游近年来迎来了一连串的产能布局扩张。“我们研究了全球主要电池材料的制造企业,前十名生产企业近五年产能规划,到2025年,磷酸铁锂材料、三元材料、负极材料TOP10企业的产能规划分别达到546万吨、267万吨、317万吨,远远超过了电池生产对正负极材料的实际需求量。此外,铁锂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可用磷酸铁、钛***(副产物)或氧化铁等制成,未来需求量在百万吨级,但供给起步则是以亿吨级以上。”李缜通过这组数据,意在强调,未来上游资源并不会缺。


  李缜同时指出,三元正极材料的前驱体主要是镍钴。我国对外依存度较高。例如我国镍资源储量400万吨,主要依靠从印尼、俄罗斯等国家进口;钴资源,我国目前探明仅8万吨,主要依赖从刚果进口,资源相对短缺。


  不过,在李缜看来,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磷酸铁锂电池将会在更大范围内替代三元电池,“目前国轩210Wh/kg磷酸铁锂电池已经实现产业化,230Wh/kg的磷酸铁锂电池也将在今年年底量产。”


  据李缜透露,在三元电池方面,国轩也在积极推进360Wh/kg的半固态三元电池走向产业化,该电池将减少对关键材料的使用量。


  为减少碳排放,甚至实现“零碳”,国轩高科也在加强关键电池材料清洁化生产。“国轩在内蒙建立一个年产40万吨的负极材料石墨化工程,该项目全部依靠太阳能供电,40万吨的石墨化工程要40亿度电。”除了降低碳排放,李缜表示,未来会有更多石墨化工程到西部落地,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电力,项目的落地一方面可以推进产业更快实现零碳,同时也会极大地缓解负极材料的需求压力。


  李缜表示,未来五年,随着我国宜春锂云母工程的快速量产,青海卤水提锂技术的提升,四川锂辉石资源的开采,以及电池回收技术的进步,进口锂资源的需求量将逐步减少,“仅宜春到2025年就可形成50万吨的锂资源开发,终结中国锂资源的短缺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与传统化石能源不同,以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具备循环再利用的价值,几乎所有材料都可以回收再利用。李缜举例说,例如2025年整个产业制造了1.5TWh电池,那么在此10年后,这些退役电池都将逐步回收,假如到2035年新生产5TWh的电池中,其中有1.5TWh电池的原材料,将可来源于退役电池回收的材料。“当制造电池对原材料的总需求,和回收电池提供材料的总供给达到平衡时,人类将不再需要向自然界无限索取电池制造的资源。我们认为这个时间应该在2040年的时候,基本会来临。”


文章来源【电池中国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