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油价暴涨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自3月17日起,92#汽油上调到8.61元/升,95#汽油上调到9.16元/升。作为普通老百姓,油价是我们无法左右的,所以要想降低用车成本,选择一款省油的车型才是正解。说到省油,比亚迪或许最有发言权,其DM-i超级混动系统就是主打节能。 事实上,老百姓也很吃省油这一套。去年比亚迪首款DM-i车型秦PLUS DM-i一经推出就广受市场热捧,紧接着宋PLUS DM-i火了,后来唐DM-i也火了。按照这个趋势,只要是粘上“DM-i”,基本都能成为爆款车型。于是比亚迪趁热打铁,又推出一款搭载DM-i超级混动系统的车型——驱逐舰05,这也是比亚迪海洋网旗的下首款轿车。新车共发布5款车型,综合补贴后售价为11.98~15.58万元。 产品:为解除用车焦虑而生 对于驱逐舰05,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作为军舰系列的首发车型,驱逐舰05搭载DM-i超级混动系统,该动力系统由骁云-插混专用1.5L发动机、EHS电混系统以及DM-i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组成。其优点官方总结得很简洁也很到位:快、省、静、顺、绿。 其中,省和绿是大家更为关注的。油价上涨,用车成本变高,很多人会说一箱油就多花几十块钱,无所谓的,其实从长远来看是个大事。普通的紧凑级燃油家轿油耗平均在7.5L/100km左右,而驱逐舰05油耗仅为3.8L/100km,一年跑15000km,大概能省好几千块钱。 另外,驱逐舰05在满油满电的情况下,续航超1200km,也就是说千公里以下的长途根本不用中途补能,不存在续航焦虑和充电焦虑。这一点,纯燃油车办不到,纯电动汽车更办不到。 另外一点,绿不仅是代表新能源车型,个人认为还代表绿牌。对于身处大都市的人群来说,有块新能源牌照意味着随处可去,不受限行困扰。可能有人会说,绿牌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毫不夸张地讲,很多选择新能源车的人,就是冲着一块绿牌。 除了动力系统优势之外,驱逐舰05的智能科技配置也非常丰富。新车搭载了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支持智能语音交互功能、K歌模式,整车OTA远程升级+智能云服务。另外,新车还搭载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包括主动刹车、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行人保护等驾驶辅助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高配车型还为年轻用户提供了5G网络速联,这一点在同价位车型中很少看到。另外,驱逐舰05的120KM版本车型还增加了VTOL移动电站、17kW直流快充口等亮眼功能,丰富日常用车场景。 综合来看,驱逐舰05是一款能够解除用户多方面焦虑的车型。这些焦虑包括纯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和充电焦虑、燃油车的油耗焦虑、油价上涨用车成本增加的焦虑、大城市出行时的限行焦虑,还有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起步提速慢、同价位合资轿车配置低等痛点。这些焦虑和痛点,驱逐舰05都能解除。 市场:DM-i就是金字招牌 对比亚迪来说,DM-i超级混动系统就是金字招牌,是销量的保证。(以下销量数据来源于易车)从去年正式上市到现在,秦PLUS DM-i车型助力家族迎来销量节节攀升。尤其是最近的这两个月,秦PLUS新能源家族更是有冲击轿车品类销冠的势头。 1月份,秦PLUS新能源车型零售量突破25000辆,位列紧凑级轿车销量榜单第四。2月份,其销量依旧保持在20000辆以上,位列紧凑级轿车销量榜单第三。自主品牌家轿能在这个细分市场取得如此成绩,实属难得。 更可喜的是,1月份秦PLUS新能源车型销量与第一名的差距超过20000辆,而在2月份,销量差距已经缩减到6000辆左右。随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能爬坡,秦PLUS新能源车型销量还能继续增长,有望冲击轿车品类冠军。 在SUV领域,宋PLUS新能源车型已经尝到了冠军的甜头。2月份,宋PLUS新能源车型销量突破22000辆,正式取代哈弗H6成为整个SUV品类新的销冠。另一款定价更高的中型SUV——唐新能源,销量一路上涨,2月份也正式突破万辆大关,跻身SUV品类前十。 作为一款主打10~15万级轿车市场的新车,驱逐舰05有DM-i的加持,还有秦PLUS DM-i、宋PLUS DM-i和唐DM-i的铺垫,以及建立起的良好口碑,驱逐舰05的路好走很多。 当然仅凭以上条件,不能完全推测出驱逐舰05是否能够再成爆款。我们来看市场增量,目前比亚迪DM-i车型依然是一车难求的状态,从订车到提车需要等数月,所以市场对于DM-i车型,需远大于供。再看用车大环境,油价暴涨,95#汽油单价都突破9元了,省油省钱、能油能电且价格亲民的插混车型迎来真正的春天。 由此能够推测,驱逐舰05也将是一款炙手可热的产品。 最后: 一直以来,在10~15万级市场,自主品牌SUV车型牢牢锁定优势,但自主品牌轿车缺乏“能打”的产品,长期被合资品牌车型占领。在秦PLUS DM-i上市之后,销量一路高歌猛进,大有突出重围的希望。随着驱逐舰05上市,秦PLUS DM-i将多一位并肩作战的兄弟,携手突围,打下属于自主品牌轿车的一片江山。 (作者:ZERO) 文章来源【汽车观察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