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汽车人】倘若电动车用的电不是来自再生能源,何谈环保 ... ...

新能源家族(稿源) 2022-3-21 15:14 No.1094


我们表述这些,并不是反对接受电动车。科学家们指出,在我们相信对电动车有利的任何偏激主张之前,必须评估并了解这项技术对未来的可能影响。


文/《汽车人》特约撰稿人 刘葳漪


在能源政策领域有很多过于乐观的事情


首富不少,自己爱读书还做年度推荐的,却不多。


在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近几年的推荐书单中,有一位作家重复被看到,他就是瓦兹拉夫·史密尔(Vaclav Smil),全球著名的能源科学家和政策分析家。


比尔·盖茨说:“我读过所有Smil的书,还在等待他的新书,就像有些人期待下一部《星球大战》电影一样。”2016年,瓦兹拉夫·史密尔的一部著作《能源神话与现实》被译成中文,获得许多中国学者推荐。


身处基于算法优势的社交媒体打造的信息茧房中,获得理性、客观的洞见,是时下难得的奢侈品。


瓦兹拉夫·史密尔著书超过40部,主题涵盖能源、环境与人口变化、技术创新、风险评估、公共政策等等。哈佛大学能源与气候科学家David Keith说:“他是谎言的杀手。”给他5分钟,Smil就会一个接一个地戳穿它们。


德国的太阳能革命是世界应该效仿的榜样吗?鉴于这个国家接收到的阳光照射很少,这是一种极其低效的方法,并没有减少这个国家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风力发电机是低碳未来的体现吗?挖掘地基需要用石油驱动的重型设备,需要用天然气烧制的混凝土,闪闪发光的钢结构也是源于煤炭。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国际气候政策专家David Victor如此描述这位尊重事实且精通多种语言的科学作家——在能源政策领域有很多过于乐观的事情,而Smil在识别这些谎言上表现得非常出色。


《数字里的真相》探讨电动车是否真的环保


瓦兹拉夫·史密尔新近出版了一本《数字里的真相》,谈的就是关于电动车是否真的环保,全书用大量真实的数据,来探讨如今这个全世界备受重视的环境议题。


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在2010年预测,到2020年电动车会占全球市场的11%。2016年,世界能源理事会(WEC)预测,为满足各国日益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法规和排放法规要求,2020年电动汽车占全球新车销量的比重将提高至16%。


结果,到2021年下半年,这个占比依然停留在7%。以2021年7月全球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混动)销量数据为例,7月份全球电动汽车市场销量480506辆,占当月全球汽车市场7.1%的份额,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318000辆,占全球汽车市场的4.7%。


全球知名机构针对2030年的预测开始趋于保守:电动车占全球汽车总数的比例多则20%,少则2%;彭博新能源财经认为,到2040年将有5.48亿辆电动车上路;而埃克森美孚预估只有1.62亿辆左右。


不得不承认,全球超过50%的电能依旧来自化石燃料(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这些埋藏在地下和海洋下的不能再生的燃料资源)。


电动车的爱好人士忽视了大规模转换成电力传动所造成的环境后果。如果电动车要减碳(把全球暖化的程度减到最少),所使用的电池就不能用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电能来充电。


瓦兹拉夫·史密尔的书中说,在2020年,全球用电超过六成来自化石燃料,只有大约12%来自风能和太阳能,其余则来自水力发电与核能发电。


倘若电动车的用电不是来自再生能源,谈何环保?


从全球平均来看,一辆电动车的用电超过五分之三来自化石燃料。不过,这个占比在各国之间与各国国内都有很大的差异。


在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当地有超过99%的电来自大型水力发电站,所以电动车的电能都来自更为环保的水电。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水电的比例占到97%;在挪威,水电的比例占到95%;在法国的电动车则主要是核电车,它们75%的电来自核能;但在印度的大部分地区,电动车绝大多数都是燃煤发电。


倘若电动车用的电不是来自再生能源,谈何环保呢?


除了能源来源的探讨,电动车生产还会对环境产生其它的冲击。


理特管理顾问公司(Arthur D. Little,全球第一家管理咨询和技术咨询公司,成立于1886年)根据20年间对汽车使用年限的追踪和评估,得出结论:制造一辆电动车所产生的毒性,是传统燃油车汽车的3倍,主因是制造过程中会大量使用重金属。


在《工业生态学期刊》(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上,科学家有专门对电动车的详细生命周期比较分析,发现电动车的生产过程不管对人类还是淡水生态,都有较高的毒性。


我们表述这些,并不是反对接受电动车。科学家们指出,在我们相信对电动车有利的任何偏激主张之前,必须评估并了解这项技术对未来的可能影响。(文/《汽车人》特约撰稿人 刘葳漪,部分图片来源于:国家电网、特来电)【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汽车人》所有。




本文来源【汽车人传媒】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免责声明】
1、车城网发表的该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立删。
2、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车城网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