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贵州航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继宏黄继宏预计,2021年,受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大幅增长带动,我国碳酸亚乙烯酯需求量将达7200吨,同比增长29.73%;2022年将突破1万吨,达到10080吨,同比增长40%;2025年将达3.6万吨,同比增长60%。 锂电池产业供应链安全困局如何破解企业家峰会现场 电池百人会-电池网12月28日讯(陈语 张倩 山东青岛报道)“十四五”期间,以绿色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期,锂电池全产业链将充分受益。其中,在今年供需紧张的电解液领域,行业预期向好。研究机构EVTank预计,2021年中国电解液出货量将达到45.8万吨,到2025年中国电解液总体出货量将达到135.7万吨。 贵州航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继宏 对此,贵州航盛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继宏作出了更为乐观的预期:中国电解液需求量在2023年就将达到140万吨,2025年需求将达210万吨。 12月28日上午,在山东青岛召开的锂电池产业供应链安全困局如何破解企业家峰会上,黄继宏在会上做了题为《资源争夺战再起——电解液路在何方》的主题演讲,分享了电解液行业发展阶段、电解液产业链情况、电解液添加剂行业现状、电解液主要原料价格趋势等,电池网摘选了其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黄继宏介绍,电解液被称为锂离子电池的“血液”,是锂离子迁移和电荷传递的介质,具有极大的离子导电率以及极小的电子导电率。锂离子电池的许多功能均通过电解液实现,如低温放电性能、高电压性能、长循环性能、高倍率放电性能、防过充性能等。 我国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经历了进口依赖、国产替代和国际化三个阶段,经过不断的发展,中国企业生产的电解液性能逐步提升,获得了业内的普遍认可,国产化率稳步提升,并逐渐走向国际。黄继宏表示,目前国内前5大电解液厂商出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超70%。 随着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增长,电解液需求也相应快速增加,各电解液生产企业积极扩大生产规模。电解液的突然增量,超出预期,导致上游原材料产能短期不足,价格大幅上涨且供货紧张。 黄继宏表示,电解液由溶剂、锂盐和添加剂组成,其中溶剂质量占比最大,约占70-89%;锂盐约占10-20%;添加剂约占1-10%。但是在成本上,锂盐(六氟磷酸锂)在电解液成本中的占比超过50%。 在溶剂方面,黄继宏分享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溶剂市场需求量为28.5万吨,同比增长31.7%,其中中国溶剂市场需求量为20.7万吨,同比增长33.5%,高于全球市场增速,主要受益于电解液出货量增长对溶剂领域的带动。随着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出货量增长,对电解液以及上游溶剂需求带动进一步增强,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解液用溶剂需求量将超过9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7.39%,其中,中国电解液用溶剂需求量将超过70万吨,占比超过70%。 关于溶剂的发展趋势,黄继宏认为,环氧乙烷(EO)与环氧丙烷(PO)双技术路线发展是趋势,电解液溶剂企业绑定头部电解液厂商更容易获得持续发展。同时,国内溶剂市场话语权将进一步增强。 此外,随着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细分化和电池性能的多样化,电解液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添加剂的成分是电解液企业核心所在。 在添加剂方面,黄继宏介绍说,碳酸亚乙烯酯(VC)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可以提高电解液的高低温性能,提升电池的比容量与循环寿命,还具有过充保护效果,且与正极兼容性好无负作用,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中效果最为理想的产品之一。随着技术的发展,行业内的专家也在积极开发研究新型的成膜添加剂,但目前没有任何一款成膜添加剂的性能可与碳酸亚乙烯酯媲美,能兼顾高低温性能,与正极适应性好无负作用。因此,碳酸亚乙烯酯是电解液中必不可少的添加剂,添加量一般为0.5%-3%。 目前,我国碳酸亚乙烯酯生产企业主要有江苏华盛锂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瀚康新材料有限公司、南通新宙邦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福建创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荣成青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华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 黄继宏预计,2021年,受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大幅增长带动,我国碳酸亚乙烯酯需求量将达7200吨,同比增长29.73%;2022年将突破1万吨,达到10080吨,同比增长40%;2025年将达3.6万吨,同比增长60%。 演讲的最后,黄继宏建议,电解液生产企业应进行资源互动,把握市场行情走势,进行资源储备,创新合作模式;增大研发投入,开发新型添加和溶剂,研究新型添加剂组合,突破电池性能的技术瓶颈;节能降耗,通过工艺和设备优化,降低生产能耗,提升产品竞争力;打造综合性锂离子电池供应商,研究开发附价值高的新型产品,扩大产品线,如从电解液延伸到与其相匹配的碳负极材料领域。 (以上观点根据会议现场嘉宾发言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文章来源【电池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