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已经圆满闭幕,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每年两会中的相关议题,一向都是舆论关注的焦点。参加两会的汽车行业大佬们的建言,也往往预示着他们对企业以及行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所以我们不妨来看看大佬们在今年两会上都有提哪些有关汽车产业的重要建议。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李书福: 加大电动汽车换电体系建设,解决换电模式适配问题; 建议全面推广应用甲醇汽车,给予甲醇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同样的政策支持,加快实现交通领域碳中和。 自言自语:吉利要把换电模式做大做强,去年的“龙湾行动”中就有提出,要推出全新的换电出行品牌,到2025年推出5款可换电车型;销量目标是20万辆。而吉利在甲醇汽车领域的成果可能不太为人所知,但吉利其实从2005年就已经开始有所投入。全球首款醇电混动轿车第4代帝豪醇电混动轿车能不能爆发,就看政策力度了。 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陈虹: 制定人类驾驶员与“自动驾驶系统”的责任划分标准规则和处置机制;建立“自动驾驶系统”的等级评价认证体系和准入机制; 鼓励引导企业自主掌控操作系统、线控底盘等核心软硬件研发能力,加快形成行业标准、尽早实现产品技术规模化; 建立车规级芯片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成立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建议国家牵头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芯片企业、汽车企业共同参与,加快形成国产大算力芯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能力。 自言自语:陈虹的提案建议犹如去年的“灵魂说”,大部分针对产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芯片、自动驾驶、操作系统,这些就是未来汽车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 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 朱华荣: 更新并完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等相关国家政策,加强汽车行业投资准入政策管控力度,加强涉外投资项目(产能)安全审查,防止盲目布点和重复建设投资; 引导地方政府支持合资企业电动化转型; 关于统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和安全的建议; 自言自语:产能过剩的苗头早就出现了,目前全国乘用车产能利用率仅有大约50%,已经有大量产能闲置了。而股比放开后,如果不控制投资,产能很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而现有的合资企业,特别是那些在燃油车市场竞争中开始掉队的合资企业,一边要考虑电动化转型,一边还要在燃油车中求生,也确实是一个大问题。 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曾庆洪: 延缓国家补贴一至两年,简化前期补贴领取手续、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加快推动芯片国产化; 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款,推动智能驾驶汽车快速发展。 自言自语:新能源车不光要解决卡脖子的芯片问题,还有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所以,国家补贴是不是真的延缓呢? 奇瑞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尹同跃: 将新能源动力电池原材料纳入国家战略储备资源,设置专项基金,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收购国外电池材料资源,以确保新能源车供应链安全; 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纳入碳交易管理; 加速与有关国家自贸协定谈判,为中国车企走出去提供贸易便利。 自言自语:奇瑞虽然这几年在国内表现不够抢眼,但在海外市场做得风生水起。从整个自主品牌来说,也越来越开始将视线瞄准了海外市场。 长城汽车总裁 王凤英: 发挥区域聚集优势盘活闲置资源,鼓励兼并重组、加快建设智慧工厂; 发挥顶层设计优势,推动动力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应用; 完善整体布局,推动中国车规级芯片产业快速发展。 自言自语:从鼓励兼并重组,推动电池热失控防护技术这两个建议的提出,可以猜测长城应该在这两方面有所规划。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北汽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 徐和谊: 将汽车消费税改外价外税,在最终销售环节征收,同时将汽车消费税改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每年收取的车辆购置税划出一定比例,由财政部划拨地方财政专项用于停车设施建设。 自言自语:如果汽车消费税改成价外税,可以让汽车售价进一步降低,再将税收用于停车设施建设,这两项建议如果能落实,对消费者应该是利好吧。 哪吒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 方运舟: 加快制定符合中国场景定义的软件操作系统相关标准,建立行业发展准则; 建立一个以国家部委牵头,形成一个共建的生态组织机构; 打造操作系统生态圈,培养操作系统软件的相关人才。 自言自语:当汽车越来越偏向科技产品时,未来可能真的就是一个软件定义硬件的时代了。 小康股份创始人、董事长 张兴海: 推动川渝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一体化、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一体化、应用场景一体化,合力打造川渝新能源汽车高地。 自言自语:赛力斯能不能成为川渝新能源产业的一面旗帜?小康仍需努力啊。 东风公司副总工程师、东风公司技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谈民强: 把智能汽车示范应用从“点”扩展到“线”,公路建设逐步向高阶数字化、网联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建议加快健全汽车信息安全标法监管体系。 自言自语:这个议题太宏大,但简单地说就是要加快智能汽车的应用场景落地,同时公路建设、信息安全也要跟上。 江汽集团高级工程师 周福庚: 建立积分市场供需调节及稳价机制; 再次延长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 使用环节给予新能源汽车更多优惠。 自言自语:始终还是围绕着新能源车买卖的方方面面。 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 雷军: 建设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 加快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快充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电子废旧物循环利用。 自言自语:不妨大胆猜测一下,小米汽车会不会在快充技术上放大招? 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彦宏: 引导并支持地方政府出台政策,明确支持无安全员的无人车上路; 加快《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修订和发布实施,明确L4级自动驾驶车辆的准入规则,指定自动驾驶运营管理办法和保险配套、事故处理机制等政策,为符合要求的车辆发放正式号牌; 适度超前建设智能交通基础设施,通过车路协同提升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自言自语:自动驾驶现在就是百度押的最大的宝。所以推动自动驾驶和无人车能不能尽快落地应用,百度是最着急的。 360创始人 周鸿祎: 借鉴汽车物理碰撞测试的手段,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空间碰撞测试”长效机制; 搭建一套以汽车安全大脑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态势感知体系; 规范汽车安全漏洞的上报行为,不恶意炒作和违规披露。 自言自语: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网络安全将会是一个致命的问题,甚至其重要性可能会超过汽车本身的硬件安全。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不联网的汽车更安全啊。 宁德时代董事长 曾毓群: 加快我国电池碳足迹研究并建立中欧互认机制; 推动国内锂资源保供稳价; 优化大容量锂电池道路运输管理体系。 格力电器董事长 董明珠: 提高动力电池安全检测标准。 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 张天任: 尽快从国家层面明确动力能源转型规划,让更多汽车企业、能源企业发展的方向更加明确、路径更加清晰。 自言自语:芯片的国产、自动驾驶的普及都还尚需时日,相比之下,动力电池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包括技术路线的选择、安全性、原材料的供应、企业的转型等等。 写在最后: 从上面各位人大代表的提案,我们不难看出都是聚焦几大核心问题:产业链上如何掌控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市场上如何加快推广普及新能源;配套上如何完善法律法规,优化应用环境;企业层面如何合理投资,加速转型。如何对待与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走向,以及在全球汽车行业集体转型中的角色。(文/优视汽车 老炮)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汽车的立场。 文章来源【优视汽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