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川股份拟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9.78亿元(含9.78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投资于年产3万吨负极材料(8万吨石墨化)项目。 图片来源:百川股份 3月7日,百川股份(002455)披露2022年度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公司拟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人民币9.78亿元(含9.78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投资于年产3万吨负极材料(8万吨石墨化)项目。 百川股份本次募集资金用途(单位:万元) 据介绍,年产3万吨负极材料(8万吨石墨化)项目预计投资总额14.2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负极车间、石墨化车间、循环水车间等建筑物。项目建设期为2年,达产期为2年。项目建成并达产后,公司将新增年产3万吨负极材料产品以及8万吨石墨化生产能力。 百川股份表示,本次募投项目是在现有石墨负极材料建设项目基础上的进一步扩产,系对石墨负极材料产能的有益补充,是公司在加强新材料产业布局延伸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一环。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构建和完善锂电池材料等相关产业链的布局,形成规模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满足下游客户多样化需求。 资料显示,百川股份在保持传统精细化工业务领先优势的同时,积极对锂电材料产业进行探索和尝试,2016年7月通过参股设立江苏海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涉足锂电池行业(2018年2月,海基一期年产1GWh高性能锂电池电芯及高端电池组产品项目正式投产)。2019年,公司通过公开发行可转换债券募集资金投资建设锂电材料产业链相关的“年产5万吨针状焦项目”,同时将2017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部分变更用于投资“年产0.5万吨负极材料(1万吨石墨化)项目”。 在产能方面,百川股份目前已规划年产能58.2万吨锂电材料和年回收利用30万吨锂电池材料及废催化剂(已履行备案程序),包含每年10万吨负极材料和10万吨石墨化的生产能力,其中2万吨负极材料和2万吨石墨化项目已经建设。截至目前,公司0.5万吨石墨负极材料(1万吨石墨化)项目已投产,年产1.5万吨石墨负极材料(1万吨石墨化)项目预计于2022年内投产。 在客户方面,百川股份生产的石墨负极产品已获得宁德时代、凯金能源、杉杉股份等行业内下游龙头企业的广泛认可,并持续为其提供负极材料产品、石墨化加工服务。 此外,百川股份始终重视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拥有专利181项,其中锂电领域专利67项。 百川股份分析,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之一,是决定电池安全性、能量密度、成本和循环寿命的关键材料。锂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负极材料这一核心原材料的发展,尤其是带动在长循环寿命和快速充放电两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的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需求增加。 根据研究机构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数据,2021年,全球锂离子电池总体出货量562.4GWh,同比大幅增长91.0%。EVTank预测,2030年之前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6%,到2030年总体出货量或将接近5TWh。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池用负极材料需求量达到226.2万吨,2030年将达到549.9万吨。在供给方面,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中国主要企业的负极材料产能在2025年将达到281.7万吨,算上海外部分产能,全球负极材料产能大于需求量。但是,负极材料属于高能耗行业,考虑到部分产能因为能耗指标不能完全投产,且石墨化环节是制约负极材料产能释放的关键环节。因此,整个负极材料行业未来基本处于供需平衡状态。 另据百川股份此前发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40.21亿元,同比增长83.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243.58%。 对于业绩显著增长,百川股份表示,一方面是受益于精细化工行业主要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涨幅,带动公司精细化工品业务板块的收入和利润水平大幅提升,且公司新产品丙烯酸酯也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另一方面是公司向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开始显现成效,2021年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石墨负极材料项目(石墨化)部分投产并开始产生效益,同时公司在2020年取得海基新能源控制权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因此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新增了新材料业务板块和新能源业务板块。 文章来源【电池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